在内容方面,本课题把整个20世纪全部曲学成果作为对象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这种研究突破了此前有关20世纪曲学研究阶段性和片面性的局限,不仅叙录了20世纪曲学的文献整理、研究成果,而且把20世纪曲学的演出学、观众学以至与之相关的曲学的所有接受也纳入了论述的总体视野。更值得注意的是,著者选择了在20世纪曲学史上以王国维、吴梅、郑振铎、齐如山、周贻白、董每戡、赵景深、钱南扬、任中敏、王季思等为代表的十位著名曲学家,较为详细地论述了他们的曲学研究内容、风格、特征、方法以及在中国曲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这十位曲学家,他们的曲学著述时间与整个20世纪是相始终的,正好可以反映20世纪非常突出的曲学成就。而在引言和馀论部分则从横的方面对20世纪全部曲学成果进行了几近于穷尽式的搜集和叙录,这两部分没有局限于著名曲学家或代表性曲学成果,而是不分大小地全部给予叙录,只要有一星半点的整理和研究,都作了适当叙述,这使20世纪曲学史研究呈现出系统化的特点。这种系统化研究是前人很少做过的,应该说是内容的一种创新。在方法上,本课题较好地呈现了20世纪曲学史的全部历史面貌,既注重对曲学整理、研究内容的叙述,也注重对曲学家治曲方向、特征和方法的解读,把王国维、吴梅、郑振铎、齐如山、周贻白、董每戡、赵景深、钱南扬、任中敏、王季思等为代表的十位曲学家的曲学著述,特别是他们对曲学整理和研究的原态给予深入论述,除了尽可能的客观叙述,也挖掘了著者对自己治曲内容和方法的主观感受。这些正是以前本课题研究者所较少涉足过的。
从突出特色看,本课题研究有三个特点比较值得注意:首先,个案性。本课题是以20世纪整个曲学史为研究对象的。20世纪是中国古典曲学取得长足进步和辉煌成就的百年,也是中国古典曲学领域和方法发生巨大转变的百年,以此为课题,不仅有很珍贵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同时可以观照和审视这一时间段中国古典文化在曲学研究这一领域的表现态势。第二,全程性。本课题的意图和所进行的工作是刨根究底式的,这不仅体现在对曲学家,而且体现在对曲学成果,没有停留在某个时段和限定在某个对象,而是凡属20世纪曲学成果不论大小隐显都给予全部叙录,哪怕是札记随笔、心得感受都未曾忽视。第三,体系性。本课题不仅论述了20世纪代表性的曲学家,而且叙述了20世纪所有有曲学成果,既有个案解剖,也有总体概括,使20世纪曲学史的全貌在这里都有了各自侧重不同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