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建筑家系列1:内藤广》
《内藤广》将建筑类专业杂志“日经建筑”迄今为止所刊载的内藤广专访、谈话、标志性建筑物的竣工报告等新闻报道以及新作,分门别类重新编排,集结成书。
书中所收录的建筑作品的时间跨度很大从1990年至今,作者将其根据时代特色分为“海博时期”“牧野时期”“益田时期”“走向土木”四个篇章,将内藤广的经典建筑作品和专访谈话等内容巧妙的柔和在一起,带领读者逐步走进内藤广的建筑世界。
《内藤广》中展现了内藤广最有代表性的建筑,其中包括海洋博物馆、伊东·织之家、安云野知弘美术馆、金泽之家、牧野富太郎纪念馆、岛根县艺术文化中心、旭川站等共计16个建筑作品。
此外,在“特别对话”一章中,内藤广更是与加贺田正实、大川郁夫、冈村仁、太田理加等人开诚布公地就施工、结构、住宅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从2001年开始,内藤广执起教鞭,对东大学生宣称“不教授前卫”,而只教授布局及素材的物性等“永不变化”的东西。比起教授表面化的流行趋势,教授这样的内容更需劳心费力。百事缠身的内藤广,为何如此认真地对待学生们呢?那是因为,内藤广坚信建筑是原动力,坚信年轻人拥有改变社会的力量。
《NA建筑家系列2:伊东丰雄》
《伊东丰雄》分为6个章节,分别为:迈向“会户籍的建筑”、“伊东丰雄的成长经历”、“浮游的时代”、“竞标的时代”、“新几何学的时代”、“伊东丰雄的理念及组织论”。通过20个建筑作品向大家展示伊东丰雄的建筑核心。
《伊东丰雄》收录了建筑类专业杂志《日经建筑》里有关伊东丰雄的访谈、主要建筑作品的报告等,还有数篇全新内容,并依年代及主题重新进行编辑。《伊东丰雄》采用倒叙的方式,首先介绍了2007年以后伊东丰雄式“会呼吸的建筑”,之后急转至1941年,为读者展示了诹访少年伊东丰雄的成长历程,独家揭秘了这位热衷于棒球的少年从懵懂无知到自立门户成立事务所的全过程,并将这个过程分为“浮游”的时代、竞标的时代以及新几何学的时代三个时间段加以论述,向读者娓娓道来伊东丰雄“持续变化的40年”。
但是,在“50人谈伊东丰雄的核心”一章中,几乎所有认识伊东丰雄的人都说:“伊东丰雄从以前到现在都没变过。”这与本书的主题“持续变化的40年”不免有所出入,或许读者在看过这一章后,会发现伊东丰雄身上“不变的本质”和“求变的意志”。
《NA建筑家系列3:隈研吾》
《隈研吾》汇集了刊登在建筑专业杂志《日经建筑》上有关隈研吾的访问、谈话及主要建筑作品的完成报告等内容,并加入新撰,按不同的主题,重新编辑而成。《隈研吾》将隈研吾的20个经典建筑作品和专访谈话等内容巧妙的柔和在一起,深度解析隈研吾的思想变迁。
《隈研吾》以隈研吾这种“引起关注的方法”为结构。第一章,汇集到有关“M2”的方法论;第二至五章,则将“M2”之后的主要规划案,按设计的方法分类;第六章,收集有关设计的程序和设计组织的报道。此外,在三篇特别对话中,展现出能传达给一般读者的谈话内容。
身为“后现代主义的旗手”,很早便受到建筑界关注的隈研吾,在一九九一年完成了集自身方法论之大成的“M2”。不巧这个时期与泡沫经济重叠,以至于建筑界并没有给予他高度的评价。东京的工作量锐减,此后近十年里,工作的重心转向地方性的都市。不过,隈研吾将这个挫折当作养分,确立了新的设计手法。透过融入自然的造型“发挥素材新的一面”等手法,再度引起建筑界的关注。此后的事情,在此就不再赘述了。许多建筑家不就是将隈研吾这样的雪耻和自己的未来重叠在一起吗?建筑师凭着自己的意志,能改变什么呢?而设计的幅度又能扩展到什么程度呢?
本书在内容上比前两册更多样化。不过,多样化正是隈研吾的魅力和原动力之所在。欢迎读者朋友们好好享受光凭建筑作品无法了解到的隈研吾的世界。
《NA建筑家系列4:藤森照信》
《藤森照信》收录有藤森照信出道以来的16个建筑作品,从1991年的神长官守史史料馆到2010年的泥飞星船,无一不是经典之作。《藤森照信》首次公开讨论从未发表过的南方熊楠显彰馆、百年后的古根达姆等建筑项目,逐字逐句都是藤森照信的创作经典。
《藤森照信》中收录藤森照信出道以来的16个建筑作品,其中包括:韭菜之家、秋野不矩美术馆、弹珠汽水温泉馆、箱根昆虫馆、屋顶之家等等。
并且首次公开讨论从未发表过的南方熊楠显彰馆、拜年后的古根达姆等建筑项目。独家曝光藤森照信与同级生小田和正的对话内容。
暂且不提那些面向专业人士的逆命题,对于一般人来说,简单的愉悦性、浅显易懂,才是藤森建筑的魅力和精髓所在。《藤森照信》的编辑工作进展到近一半的时候,发生了东日本大地震。本书在具体的经验技术方面,对临时住宅的设计或是复兴计划,没有起到任何帮助。但是,在地震之后的几个月,从受灾地区渐渐传来了喜悦这样充满了复兴动机的声音。就此看来,没有比藤森建筑再恰当不过的教材了。可以说在藤森先生的建筑中,隐藏着对所有建筑的用途加以思考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