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浙江安吉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曾短暂为官,后弃官挂印专事笔墨。他的篆刻、绘画、书法均有很高的成就,在绘画上与同时代的任伯年、赵之谦、虚谷齐名,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吴昌硕篆书师法《石鼓文》,隶书遍临汉代名碑,篆刻自成一家,各种艺术门类相互影响交融。他兼通隶篆,其晚年篆书中参以隶书“八分”笔法,线条更加厚重,笔画的运动感明显加强。
《心经》十二条屏是吴昌硕晚年的扛鼎之作,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每屏高一百三十二点五厘米,宽三十点三厘米,全篇二百六十八字。许多书法家都曾以《心经》为题创作,但大多为行楷,以篆书写《心经》实属罕见。吴昌硕篆书宗法石鼓,这件作品成于丁巳年(公元一九一七年),时吴昌硕己七十四岁,功力炉火纯青,人书俱老。吴昌硕在此幅作品后自作跋语说:“曾见完白翁曾篆《心经》八帧,用笔刚柔兼施,虚实并到。服膺久之,兹参猎碣笔意成此。自视尚无恶态。”他推崇邓石如的篆书,认为其“刚柔兼施,虚实并到”,而他写篆书则是参照了“石鼓文”的笔意,通篇来看,气息醇和,一脉贯注,静动结合,神完气足。此幅作品中有不少单字反复出现,而他精心构思处理,并无雷同之嫌,大篇幅的篆书墨迹作品目前尚少见,因此学习篆书笔法、字法该帖无疑是临习的佳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