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书法精品集-佛说生经 电子书下载 PDF下载

敦煌书法精品集-佛说生经
内容简介

P.2965《佛说生经》残卷,释慧湛写於南朝陈宣帝太建八年(五七六)。释慧湛为白马寺僧,由於题记中使用南朝年号,故其白马寺当为建康(今南京)之白马寺,而非洛阳、长安等地之白马寺。此后,本经由南京传至敦煌,因其书法*佳,来之不易,故为主人所珍藏,直至一○○二年后不久被埋入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一九○○年六月二十二日,王道士偶然发现藏经洞,遂开洞出经,陆续盗卖,本卷即其一也。一九○八年,法国探险家伯希和(Paul Pelliot)从王道士手上低价购得,携至欧洲,遂收藏於法国国家图书馆至今。

本卷写本首残尾全,根据尾题『佛说生经*一』云云,我们可以在《大藏经》中找到其传世文本——西晋三藏竺法护所译《生经卷*一·佛说舅甥经第十二》。竺法护是早期汉译佛经的著名译师,因在敦煌地区译经,时称『敦煌菩萨』。《佛说生经》即《生经》,此其第十二品《佛说舅甥经》。『*一』,就是卷*一。由於《生经》在卷一的*后,所以有的传本划到卷二去了,例如《大正藏》所用的本子即是。通过比对,我们看到有的传世文本有多处错误,例如《频伽藏》『酒宗』实为『酒宍(肉)』之误,『鸣』实为『呜』之误,皆可据以校正。当然,敦煌本由於是手抄本,自身也难免有错字,好在我们都能看出来,例如『(市人为闹)』写成了『丙』。

《佛说舅甥经》故事富於戏剧性,风趣诙谐,语言口语化,俗字、俗语词及其口语特殊句法,都独具特色,与同为《生经》的其他各品都很不一样,特别值得研究。

舅甥故事曾在南亚、中亚、西欧等地广泛流传,钱鍾书先生曾作《一节历史故事,一个宗教寓言,一篇小说》(《文艺研究》一九八三年第四期)加以分析评说,黄征曾作《敦煌陈写本晋竺法护译〈佛说生经〉残卷伯二九六五校释》(浙江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八年《敦煌语言文学论文集》)加以攷释,皆可参读。

本卷书法,堪称精绝:非隶非楷,亦隶亦楷;结体严谨,整饬开张;风格秀逸,含蓄自然;有实用之便利,而不乏审美之情趣。故敦煌写本近六万卷,实为中国书法史之宝鉴。


Copyright © 2024 by topbest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278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