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智识之重要,在今日已为国人所公认。年来国人研究此学者日多一日,而坊间所出之此类书籍与刊物,亦复与日俱增,足见国人研究之孟晋,不可谓非社会之好现象也。虽然,经济智识之内容甚奥衍,而世界各国实情不同,其历史的背景亦迥异,处今日而。欲创造适合我国之经济科学,必以不背乎国情为尚。在纵的一方面,必须研究我国经济思想与制度之史的发展,在横的一方面则当研究各地经济状况与解决之方案;探讨本国经济思想发展之历史,即属一种之研究,盖一国自有其特殊之环境与其需要,非审度本国思想上之背景,不足以建设有系统之经济科学也。彼罗斯休(Roscher)、贝觉(Pecchio)、泼拉斯(Price)之流,努力于本国经济思想历史之研究,亦本此意,为其国人士服务,为创造本国新经济思想之准备耳。然则中国经济思想史之研究,讵非当前之急务耶?
著者于经济学中,喜研究经济思想历史一部分,于此类书籍及文章,搜集研究,极感兴味。民十四返国后,觉关于我国经济思想之著作,甚为缺乏,而古籍之所载,尤不能餍吾人之望。盖治学重系统,我国古籍之记载前人思想,失于驳杂,滞于繁赜,而求其所谓分门别类,就历代经济思想成一专书者,犹为未见。不揣谫陋,颇思自编一书,供国人参考,民十七之春,应友人徐君叔刘之约,在交大担任此课,乃着手编著,是年秋,由桂省归沪,益复致力于此,穷年兀兀,几废寝食,为时既久,积稿遂多,爰将古代之一部分,先行付梓。末学初稿,难期尽善,况学术荒芜,闻见有限,疏漏之处,自知不免。窃愿此书之出,能引起国人对于是项研究之兴趣,他日述作日多,则此区区者,特其筌蹄耳。
著者对于撰序各家,至感。关于国学之部分,除家严加以指示外,匡正之劳,以陈柱尊、叶长青、钱子泉诸君为多,皆深表谢忱。又著者在沪上及南京各校,担任此课,先后达三四十次,同学听讲之勤勉,盖与朋侣间期望,同为余努力撰者之原因,皆所铭感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