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 电子书下载 PDF下载

我的前半生
内容简介
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册页上,他是从[真龙天子]被改造成为普通公民的唯一例子。他有着跌宕起伏的传奇经历和脱胎换骨的新生。因此,其作品世所瞩目,畅销不衰。
  与1964年出版的《我的前半生》相比,这次出版的“全本”,多出十五六万字,内容更完整,史实更丰富,文学性更强,并订正了“定本”引文的少量失误,基本上保留了二稿本的原貌。同时,增加了二稿本所没有的编者脚注(以“编者注”字样与未加此字样的作者原注相区别)。编者脚注主要作了四个方面的揭示:一、标出书稿未被删改的地方;二、指出书稿中的一些史实差误;三、对书稿中的某些内容加以说明;四、个别脚注反映1979年“定本”重印之后某些专家的修改意见。 ·查看全部>>
目录

出版说明
中国人的骄傲
第一章 我的家世(1859-1908)
一、醇贤亲王的一生
二、外祖父荣禄
三、慈禧太后的决定
四、摄政王监国
五、亲王之家
第二章 我的童年(1908-1917)
一、登极与退位
二、帝王生活
三、母子之间
四、毓庆宫读书
五、太监
六、我的乳母
第三章 北京的“小朝廷”(1917-1924)
一、袁世凯时代
二、丁巳复辟
三、北洋元老
四、不绝的希望
五、庄士敦
六、结婚
七、内部冲突
八、遣散太监
九、整顿内务府
十、紫禁城的末日
十一、在“北府”里
十二、三岔口上的抉择
十三、由“使馆区”到“租界地”
第四章 天津的“行在”(1924-1930)
一、罗振玉的努力
二、我和奉系将领之间
三、谢米诺夫和“小诸葛”
四、东陵事件
五、领事馆、司令部、黑龙会
六、郑孝胥的理想
七、“行在”生活
第五章 到东北去(1931-1932)
一、不静的“静园”
二、日本人意见分歧
三、会见土肥原
四、白河偷渡
五、在封锁中
六、我的所见与所思
七、会见板垣
第六章 伪满十四年(1932-1945)
一、同时上演的另一台戏--摘录一个参与者的记述
二、登场
三、“元首”的“尊严”
四、李顿调查团
五、第三次做“皇帝”
六、吉冈安直
七、我的恐惧
八、四大“诏书”及其他
九、在羊的面前是狼
十、“后”与“妃”的命运
十一、大崩溃
第七章 在苏联的五年(1945-1950)
一、疑惧和幻想
二、放不下来的架子
三、我不认罪
四、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第八章 由抗拒到认罪(1950-1954)
一、回到了祖国
二、第一次写自传
三、乾隆的田黄石印
四、黑色的皮箱
五、交代一段历史真相
六、检举与认罪
七、震动
八、原形毕露
第九章 认罪以后(1955-1956)
一、观测“气象”
二、劳动滋味
三、生活检讨会
四、血泪控诉
五、平顶山的方素荣
六、台山堡一家农民
七、第三次崩溃
第十章 一切都在变(1956)
一、最初的答案
二、会见亲属
三、日本战犯
四、离婚
第十一章 “世界上的光辉”(1957-1959)
一、在我心里失掉过的
二、解放了的人
三、美与丑、善与恶
四、“监狱”
五、“所方”
六、命运是可以掌握的
第十二章 特赦(1959)
一、中共中央的建议
二、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四日
三、告别
五十三年大事记
附录一
1. 关于光绪“病重”的两封信
2. “进膳单”
3. 四执库更换穿戴表
4. 张勋复辟奏折
5. 金梁的奏折
6. 《顺天时报》上的新闻
7. “清室内务府”致民国内务部函
8. “清室内务府”致各国公使函
9. 溥伟致罗振玉函
10. 罗振玉祭王国维文
11. 关于去日本的函电
12. 康有为致庄士敦函
13. 康有为致吴佩孚函
14. 吴佩孚复康有为函
15. 徐勤报告“中华帝国宪政党”情况
16. 徐良致庄士敦函
17. “中俄讨赤军事协定”全文
18. 谢米诺夫求助函
19. “俄皇秘密代表”的一封信
20. 胡嗣瑗的辩论辞
21. 致军阀胡毓坤、毕庶澄等人的“手谕”
22. 刘凤池信件选录
附录二
玲姑娘:“福贵人”--她自己写的回忆录摘要
新的一章
附录三
从我的经历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纪念“九·一八”事变三十周年

Copyright © 2024 by topbest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278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