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新知文库之法律道德 电子书下载 PDF下载

三联新知文库之法律道德
内容简介

  《新知文库:洞穴奇案》
  五名洞穴探险者受困山洞,水尽粮绝,无法在短期内获救。为了维生以待救援,大家决定抽签吃掉一人,牺牲他以救活其余四人。威特葜尔是这一方案的最初提议人,但在抽签前又收回了意见;其他四人仍执意抽签,恰好选中了威特莫尔做牺牲者。获救后,这四人以杀人罪被起诉并被判处绞刑。
  这是美国20世纪法理学大家富勒1949年在《哈佛法学评论》上发表的假想公案。富勒还进一步虚构了五位大法官对此案的判决书,五封判决书依据相同的事实和法律,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这一著名公案是西方法学院学生必读的文本,并在此基础上演绎出了更多的公案。1998年,法学家萨伯延续了富勒的游戏,假话五十年后这个案子有机会翻案,另外九位大法官又各自发表了判决意见。他们真的有罪吗?

  请看十卜四位法官的判决韦。这些判决书,实际上反映了20世纪各个流派的法哲学思想,看如一桌法哲学盛宴,让读者得以品味精彩动人的深邃思辨,培养适应法治社会的法学素养。


  《新知文库;谋杀手段:用刑侦科学破解致命罪案》

  作者马克·贝内克博士从刑侦科学的角度,为读者带来了精彩的破案故事。比如,一小片断木如何帮助警方破获悬而未决的儿童绑架案?而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著名作品《东方快车谋杀案》正是以此案为原型写作的。还有,如何通过花粉的甄别来判定一堆枯骨的死亡原因?可怕的“杜塞尔多夫吸血鬼”到底是谁?保罗和卡拉的罪案,是警方的耻辱还是不完善的刑侦科学系统的遗憾?在《新知文库·谋杀手段:用刑侦科学破解致命罪案》中,马克·贝内克向读者展现了罪案现场,引领读者和刑侦科学家一起探寻谋杀的手段,并试图了解罪犯的生活背景和内心状态对犯罪行为的影响。随着罪案的展开,贝内克还尝试着用通俗的语言,向读者介绍刑侦科学的发展以及对破解罪案的作用。


  《新知文库:咖啡机中的间谍》
  我们正在进入一种新的、全球性的过度监视状态。这很可能会彻底颠覆我们对隐私的理解。当我们在工作和娱乐方面越来越依赖于技术的时候,我们的电子活动会留下可以用来追踪我们一举一动的数字脚印。在我们的汽车、电话甚至咖啡机中都可能隐藏着可以进行无线通讯的微型计算芯片。它们可以成为微型证人,并构成强大的监视网络,而这一网络的行为可能会非常复杂,具有智能和侵略性。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它们究竟在多大程度侵犯了我们的隐私?这些智能网络是否会被政府、罪犯或恐怖分子用来侵犯隐私或者实施犯罪?我们是否值得为获得这些新技术所带来的巨大利益而牺牲我们的隐私?

  《新知文库:咖啡机中的间谍》真实地揭示了从监视摄像头到博客的各种新技术在多大程度上侵犯了我们的隐私,并探讨了我们是否能够,以及如何才能够防止我们的隐私在数字时代的终结。


  《特权:哈佛与统治阶级的教育 》

  哈佛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是全世界顶尖的高等学府,然而,她那耀眼的光环之下却有着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本书作者获得杰出教育的梦想终未能在哈佛得到实现,他发现学校里充斥着精英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以及权欲和野心。学生及其父母,甚至校方管理者和教授,都将大学视为通往高收入和精英阶层的踏脚石,而非献身于卓越学术研究的机构。他对《平权法案》、“政治正确”、生源构成、分数制度和课程改革等问题进行了剖析,生动地描绘了现代大学生活的图景: 酗酒、恶作剧、性生活探险、攀爬社会阶梯和钻营求职门径等等。本书是一个年轻哈佛人的自述,真实坦率且诙谐风趣。它是全面了解美国大学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是世纪之交美国精英教育的生动纪实和反思,也是美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的一个缩影。


  《大背叛 》
  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奥林匹亚曾作为古代奥运会的举办场所达数百年上之久,在那里立着一排宙斯的雕像,被称为宙斯群像(Zanes)。雕像由青铜铸成,是利用竞技作弊者所缴纳的罚金建成的。雕像立在阿尔提斯圣所(Altis)北面的一排基座上,东西排布,一直排到运动员专用的入场通道门口,这是那些参加竞技的运动员最后所能看到的东西。18世纪70年代,当德国考古学家发掘奥林匹亚时,他们在此发现了这16个基座。


Copyright © 2024 by topbest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278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