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仰是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是一种存在于非官方社会层面的、信众人数最多的、崇拜各种民间神灵的信仰形态。在社会转型期,一方面社会共同信仰缺失、社会核心价值观亟待重建,另一方面民间信仰迅速复兴、日益活跃。民间信仰兼具宗教和民俗双重特性,既有凝聚社会心理、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等积极功用,又有迟滞社会进步、影响社会稳定等潜在风险,加之民间信仰的非制度性,目前其居于管理的灰色地带,这都对转型期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社会治理是现代社会管理的必由之路,其核心是多元治理。民间信仰作为民间社会的精神建构,与社会结构共生同构,与大众日常生活融为一体,与社会治理天然契合,在社会整合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会治理多元主体中不可忽视的一元。如何在政府主导下,正确看待和引导民间信仰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正能量,减少负效应,是创新社会管理、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课题,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快社会成功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民间信仰社会治理研究》围绕这_课题,有别于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的研究方向,从社会治理的视角,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运用社会治理理论对民间信仰的本质和特性、与社会治理的契合性及作用机制进行定性分析;其次,在国内首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思维和方法,对冀南地区民间信仰进行5100个样本的抽样调查,并建立民间信仰网络模型,用数学方法对其群体网络结构及与社会系统的互动关系,信众情况、活动规律、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从社会治理视角,在理性评估民间信仰社会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提出民间信仰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设计和政府对民间信仰活动的管理策略。《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民间信仰社会治理研究》的研究成果可为我国相关部门理性认识民间信仰、测度民间信仰与社会稳定系统的关系、引导民间信仰参与社会治理等方面提供政策参考,为社会转型期正确处理民间信仰事务、创建社会治理新机制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