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 电子书下载 PDF下载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
内容简介
于是,在《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一书中,韦伯长篇大论地分析了中国的国家、法律、城市、行会、士人阶层、正统礼教、异端信仰等等,无非是想借此构筑出:中国人想的是什么(例如:传统主义的价值取向、巫术性的世界图像)、做出的是什么(例如:家产制政体、家族社会、家族经济组合),以及所想与所做的之间的辩证关系。其中,主导此一辩证关系之进行的儒教官绅知识阶层,于韦伯所构筑的传统中国历史舞台上,展现出使得中国整体文明进展之与西方大相径庭的坚实活力。
  由于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韦伯的研究虽然仍属历史范畴,其途径却与一般史学者惯常采用的稍有出入。简言之,韦伯较注重的是贯穿于整个文明中一些较为不变的现象。因此,尽管王朝屡屡更迭,官制也代代有差,在韦伯看来,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家产制支配后,中国基本上就是个家产官僚制国家,具有家产官僚制的一般特性(而置诸如君权相权消长等问题不谈)。 ·查看全部>>
目录
总序一 余英时
总序二 苏国勋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
译序 简惠美
导言韦伯与《中国的宗教》康乐
第一章 社会学的基础之一:城市、君侯与神祗
一、货币制度
二、城市与行会
三、诸侯的行政与神的观念:与中东相比较
四、中央君主的卡理斯玛祭司地位

第二章 社会学的基础之二:封建国家与俸禄国家
一、采邑制的世袭性卡理斯玛性格
二、统一的官僚体制国家之复兴
三、中央政府与地方官吏
四、公共的负担:徭役国家与租税国家
五、官吏阶层与赋税征收的配额化

第三章 社会学的基础之三:行政与农业制度
一、封建制度与财政制度
二、军事制度与王安石的改革尝试
三、国库对农民的保护,及其对农业制度所造成的结果

第四章 社会学的基础之四:自治、法律与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依存关系之阙如
二、氏族组织
三、村落的自治
四、氏族对经济的羁绊
五、家产制法律结构

第五章 士人阶层
一、中国的人文主义之礼仪的、以行政技术为取向的性格;和平主义的转化
二、孔子
三、考试制度的发展
四、儒家教育在社会学教育类型里的定位
五、士入阶层的身份性格;封建荣誉与学生荣誉
六、君子理想
七、官吏的威望
八、经济政策的见解
九、士人的政敌——苏丹制与宦官

第六章 儒教的生活取向
一、官僚制与教权制
二、自然法与形式的法理思想之阙如
三、自然科学思维之阙如
四、儒教的本质
五、形而上学的摆脱与儒教的入世本质
六、“礼”的中心概念
七、恭顺(孝)
八、儒教的经济心态及其对专家精神的排斥
九、君子理想
十、经典的重要性
十一、正统教义的历史发展
十二、早期儒教的“激越”
十三、儒教的和平主义性格

第七章 正统与异端(道教)
一、教义与仪式在中国
……
附录一 异论
附录二 参考文献
附录三 国库岁入资料
译名对照表
索引
Copyright © 2024 by topbest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278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