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其实可以更美的——完美型人格
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当你是个孩子时,常常被夸为“小大人”,有时你的言行会超出实际的年龄,赢得别人的称赞,你为此沾沾自喜;你听话懂事,不会惹大人生气,甚至还会为家庭承担责任。
当你是个小学生时,因为作业上有一个笔迹污渍而焦虑不已,最后撕掉了整篇的作业纸,重头再写;你的服装整洁,即使是男孩子,头发也会一丝不乱;你不会衣冠不整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即使是一件多年的衬衫,也会熨得有棱有角;你可能不会穿名牌,也不会去追求奢华,但是你的衣服肯定是干净整洁的。
当你开始恋爱时,若是女孩子,可能会对很多追求你的男孩子无动于衷,因为你发现他们都有很多毛病,不是拖沓得连鞋带都系不好,就是没有上进心。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你觉得还可以的男孩子,却因为他一次不雅的抠鼻屎,立刻狠下决心分手;若是男孩子,你则会很难发现值得自己去追求的对象,因为那些女孩子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你在心里琢磨着:会不会出现一个各方面都完美的呢?
工作中,每次在完成上司交给的任务时,你都会一遍一遍地检查,生怕出了什么差错,得到上司的批评或是冷脸。如果那样你会长期处于焦虑不安之中,直到下一次得到了上司的肯定或赞赏,你的心才踏实下来。
结婚之后,你会因为配偶随便从牙膏管中间往外挤牙膏而与其争吵,因为在你看来从牙膏底部一点一点往上挤才是使用牙膏的唯一正确方式,你为此事坚决不妥协,甚至上升到原则性问题,直到他改正为止。当然,还包括放衣服的“正确”位置、洗碗做家务的“正确”方式等。
你的身体一般较为健康,你的目光很锐利,说话的音调是高的,发音很准,语速很稳,你的好恶鲜明强烈,说话直接……
如果你做过上面这些事或是具有与之相似的特点,那可能就是属于完美型人格。完美型人格的人希望把每件事都做得尽善尽美,在他们看来,只要肯努力,不怕浪费时间和精力,一定会可以做得更好。在完美型人格的人的心中永远相信这句话:生活其实可以更美的。
完美型人格的形成,离不开父母的高标准、严要求。父母对孩子近乎于苛责,使得孩子时刻担心因为做不好而被批评,所以事事都要做得更好,以免除惩罚和责骂。因为做错事而被打骂的痛苦,使得他们学会了严格监督自己,从而形成了一个内在的监督体系。当做一件事的时候,马上就有一个评价者出现在他的脑海里,评价他做得好不好,会不会挨打挨骂,如果他内心不能确定是最好的,就会非常痛苦,从而逼迫自己去做得更好。所以,事事追求完美,是一个严于律己的做事者,这就是完美型人格的显著特点。
这种类型的人的成长过程可以概括为“三部曲”:第一步是被人要求达到高标准;第二步是适应要求达到高标准;第三步是主动追求达到高标准。
追求完美的人自己给自己施压,为了更完美会不断地追求进步。他们有很多优点,他们一旦做起事来,会达到忘我的状态,精益求精,坚守标准,决不妥协。不论上司或者朋友,对他们常说的话可能就是:你办事,我放心。因为人们知道,如果不完美,肯定都过不了他自己这一关。
完美型的人在做事时,他们的心中会想象有一个“检验员”,在监督他们、批评他们。所以这种人办事,很让人很放心。基于这一点,完美型人如果是员工,肯定会得到上司的欣赏与认可,但是如果是老板,下属则会认为他们太吹毛求疵,太不好伺候。
小王最近新进了一家公司,老板是一位女性,在小王看来,这位老板就属于完美型的女人:窗台上的花左边必须和右边对称,办公桌前边跟后边一定要垂直。
因为刚刚报到,对有些业务还不很熟悉,听同事说老板特挑剔,于是小王干活的时候格外仔细。有一次,在做表格的时候,正好电脑坏了,因为催得急,小王就开始自己画表格,然后把手稿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和错综复杂的业务关系,逐笔向表格里填写,接着又认真核对了两遍。忙活了半天,终于把工作搞定,当把劳动成果递交到老板手里的时候,满以为会得到赞许,谁知道文件却被退了回来。原来是嫌他画的表格有两条线没画直,面对这样的老板,小王真的是无语了。
完美型人比较适合从事需要细密组织和规划的工作,比如教学、会计、组织结构设计和长期规划工作。化妆师、服装设计师、礼仪专家等是非常适合完美型人来做的,因为他们追求完美的个性在这些行业可以充分地体现出来。完美型人喜欢以礼相待、有法可依、有规可循的社会环境,所以不适合从事风险性工作,也不适合从事必须接受大量不同观点,或允许不同观点存在的工作,他们并不擅长根据变化或者不完整信息来制定决策。要让他们从事股票行业,对他们是一种折磨,并且难以成功,因为股票市场变化多端,难以达到他们期待的“完美点”,他们很可能就在等待心中的“完美点”时错失时机。
完美型的人追求上进,会很优秀,但也缺少快乐。他们把快乐建立在把事情做得完美之上,但是现实生活中,能让他们享受这种快乐的机会太少了,因为这个社会大部分事都是不完美的,难以达到完美的标准,所以完美型人很有可能是一个优秀但不快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