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周刊(2014年第6期·总第291期)》封面故事为谁将引爆养老市场。没有什么市场像养老业一样,呈现出巨大的需求并与一个国家的政策息息相关。在人口迅速老去的巾国,老年市场需求在2010年就已达l万亿元人民币,这一官方数字还表明数字在2050年——我们也老去时——增加至5万亿元。 也没有哪个产业在需求面前表现得如此复杂而纠结,目前中国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还不足1000乙元。那些前来瓜分蛋糕的人,似乎并没有真正抓住这个市场。
几乎所有的钱都涌向了房地产。养老地产被当做一个特殊的门类,成为各大地产商延续盈利的概念和手段。从远洋地产、融创中国和复星国际等本土开发商,到Columbia Pacific、Related Cos.和Fortress Investment Croup等海外地产公司,乃至平安、泰康等保险公司,它们借鉴美国或欧洲的模式,在全国各地拿地,或单独或联手在哈尔滨、北京、上海和苏州等地建造了各式各样的老年公寓,价格不菲。“养老本身不会是一项房地产生意。”柯博明(Bromme Cole)对《第一财经周刊》说。“房地产公司之所以热衷提出这种概念,是因为这么说能帮它们赚钱。”
来自美国的柯博明是养老服务咨询公司H ampton Hoerter China的总裁,他其实也是在中国这个巨大市场中赶潮的-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重创了柯博明在美罔的生意,他在养老行业已经T作了25年,少年时期还曾在台湾度过r几年时光,当他听说中国的老龄化问题之后,便于2010年正式搬到了北京寻找新商机。与他同时来到中国淘金的还有许多外资养老地产公司,这些公司后来有的成为了柯博明的客户。
但近两年来,因为生意无法在中国很好地落地生根,柯博明的一些客户决定离开中同。一个可以参考的例子是,2012年,总部在西雅图的房地产公司Columhia Pacific和上海盛源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开办r凯健老年公寓(Senior Living L'Amore Kaijian),开业8个月后100张床只被占用了25张。
赚不到钱,这是房地产公司和外资养老院遇到的最大问题。尽管中国老年人口众多,但并不富裕,以收入水平在全国处于中游的湖南省为例,2013年企业退休人员的平均月退休T资不足1700元。但目前中国的养老地产偏向高端化,比如复星在上海宝山区投资的星堡中环养老社区,每月需缴纳7000元到3万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