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与台北
双城:是谁的远方又是谁的近处?
通讯:绵里藏针的刺点、小小的哀乐,
在那段隐匿的日子,唯一发送的文字信号。
暌违四年多未出书,张惠菁回来了!
集结近年来分别发表在「上海通信」以及《苹果日报》的「启禀娘娘」两大专栏,维持了一贯的细致、冷静与敏锐,但却更为入世;短小精致的篇幅,呈现可口可亲的日常切片,并闪现着幽默犀利的灵光。
在双城对照中,在时间和空间的缝隙中,张惠菁持续默默以文字发出电波,上海的流动气味,台北的熟悉家常,双城通讯,不是你来我往的信鸽递送,而是两个城市里的张惠菁,彼此的对照记。上海似水年华,黏着又琐碎,同事兼好友,好友兼家人,日常的阅读与工作,一惯的冷凝沉静,于此显得清浅入世;台北真情实意,穿街走巷,卸下模范生的包伏,于嬉笑中展现锋芒毕露的幽默。
「它们在最日常的生活场景里摇撼了我,使我走入无法向身边旁人道出的经验。它是发生在一千年前那场我不曾赶赴的筵席,或是万里之外某座森林里我不可能听见的声音。它们是他者,却是我自身的一部份,使我一次次从自己走开,退一步看见一个不可能的命运。而走向他者,其实就是返还我自己。」(张惠菁·上海)
「陷在情绪里时我们都很林黛玉,在这过程时我们好怕被看做不正常。其实何必用约定俗成的『正常』,去限制情绪摆荡的幅度?本来没事,是『正常』把事情不正常化了。不如相信,现在发生在身上的一切终究会贡献资料给人类灵魂总集体,无论大哭大笑,如诗少女情怀,百无禁忌请笑纳。」(张惠菁·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