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留下浩如烟海的典籍,其中的精华是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文化基础。激活经典,熔古铸今,是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学术界潜心研究,钩沉发覆、辨伪存真、提炼精华,做了许多有益工作。
编纂《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就是在汲取已有成果基础上,力求编出一套兼具思想性、学术性和大众性的读本,使之成为广泛认同、传之久远的范本。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所选图书上起先秦,下至辛亥革命,包括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科技等领域的重要典籍。萃取其精华,加以解读,旨在搭建传统典籍与大众之间的桥梁,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提振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采取导读、原典、注释、点评相结合的编纂体例,寻求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深度契合点;以当代眼光审视和解读古代典籍,启发读者从中汲取古人的智慧和历史的经验,借以育人、资政,更好地为今人所取、为今人所用;力求深入浅出、明白晓畅地介绍古代经典,让优秀传统文化贴近现实生活,融入课堂教育,走进人们心中,很大限度地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的编纂是一项重大文化工程。在中宣部等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国家图书馆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得到学术界的积极响应和参与。由专家组成的编纂委员会,职责是作出总体规划,选定书目,制订体例,掌握进度;并延请德高望重的大家耆宿担当顾问,聘请对各书有深入研究的学者承担注释和解读,邀请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负责审订。先后约有500位专家参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