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鳞图册是古代官府为登录土地产业和征派赋役而攒造的土地账籍。官府通过土地清丈,将田地编为字号,登录土地类别,界定四至,量度方圆,悉书业主之名与田之丈尺,备载税粮及地产分割情况,有关田地的各类数据悉栽在册。其中还绘有各块田土形状及其所在位置图,状若鱼鳞,故称鱼鳞图册。如众所知,宋代以后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土地私有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土地私有普遍发展的情况下,官府如何来了解与掌握各业主手中的土地以征派赋役,这就必须要有更为严密的管理措施和制度。鱼鳞图册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产生的。鱼鳞图册的攒造可谓十分繁重,绝非易事。它必须在官方的主导下实施,离开官府的支持则难以进行;它要有预先的筹划,发布相关的规定措施;它要组织各级人选,非公正得力者难以胜任;它需掌握丈量技术,设有专职量手、算手、书手;它要攒造各种册籍,其中还有草册与正册、官册与保册之分,等等。鱼鳞图册的攒造一般以县为单位,对全县分属于不同业主的、数万乃至数十万亩各类田土丘块一一丈量,查清数据,核实业主,分类归户,登录造册,往往经年累月,不胜其繁。鱼鳞图册自南宋开始出现,其后元、明、清各代相继实施,乃至沿及民国,成为这一时期广泛实行的一项基本土地制度。由于备载田土的自然属性及其社会经济信息,因而鱼鳞图册成为确立土地权属、赋役征调以及田土诉讼的基本依据,发挥着与近代土地管理相似的历史功能。鱼鳞图册堪称中国古代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的一大发明创造,是对人类文明之一大贡献。
鱼鳞图册本是一种土地账籍,其上所录与一般文献记载很不相同。它按固定的格式登录,看起来千篇一律,十分枯燥;它以数据登录为主,每册所录各类数据都成千上万,对庞大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极为烦琐。特别是通过鱼鳞图册记载以揭示其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内涵,更需要深厚的功底。再者,遗存的鱼鳞图册文书虽多,但分藏于国内外各个单位,大多数文书尚未公布,搜集起来困难重重,研究者不免视为畏途。迄今关于鱼鳞图册研究的总体情况是,从制度层面泛泛介绍者颇为不少,而以鱼鳞图册原始资料为对象作深入探究者寥寥无几。
现存的鱼鳞图册大多数属于清代,徽州乃是鱼鳞图册制度实施的一个典型,遗存的鱼鳞图册文书丰富,故其选取了“清代徽州鱼鳞图册研究”这一课题。该书以遗存的鱼鳞图册文书为基本资料,对清代徽州鱼鳞图册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全为鱼鳞图册的个案研究,下编则是通过鱼鳞图册展开对徽州土地关系的探索。学界之一般论著,多以论题为中心,从论题涉及的各个层面,按某种逻辑顺序设置章节,力求严整。其论证方法,多是汇集各种文献资料以阐述某种论点,看似论据充足,但未免侄钉缀合,甚者罗列资料不过是为了证明其预先已有的观点而已,难称论从史出。该书虽亦采取章节体裁,但个案研究为其特点。该书的个案研究,不是点缀性的,而是按照清代鱼鳞图册在徽州实施的一些关键节点,选取与其相关的文书实物,作系列性的个案研究。这种系列性个案研究,是实证性的,成为全书论证的基础。个案资料比较完整,史料未被割裂,更接近历史原貌;个案资料相对系统,可作深入考察,更能揭示事物本质。那些研究中的真知灼见,理论上的新发现,常常寓于具体的个案探讨之中。总之,系统性的个案研究,当更接近于从事实出发这一科学研究的根本原则。正是基于这种实证性的个案研究,该书观点多有创见,论述颇具新意,无可辩驳地阐明了清代徽州鱼鳞图册实施的演进历程,进而揭示了清代鱼鳞图册在全国范围实施的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