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意义 电子书下载 PDF下载

寻求意义
内容简介

李泽厚的文章,意蕴之深厚,情感之饱满,文辞之清丽,一直以来备受学界称颂,即便是那些周正的学术类文章,亦文字凝练,余味悠长,有时引用诗句来推进其论题,全然没有学院派枯燥繁琐之病。

20世纪80年代,李泽厚正处于“笼罩性影响”(甘阳)之际,文化界就有人称他为“当代梁启超”。李泽厚的文章之所以吸引人,在于其深刻而新颖的思想常常包裹在清新流丽的笔墨之中,情景中饱含时空玄思与人生哲理,这或许也是李泽厚的思想、论著,能在青年学子中迅速而广泛地接受和喜欢的重要原因。

何谓哲学?李泽厚曾答:“我以为就是研究‘命运’:人类的命运、中国的和个人的命运。”收入这本随笔集里的文章,其所记、所议,与人的存在或本质、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命运和诗情纠缠在一起,正是探索“命运”的路途上之“寻求意义”。晚年,李泽厚把他的哲学归纳为“人类学历史本体论”。

李泽厚曰“四大皆空,还得活”,为啥?李泽厚自己也做出了回答,“青年声色狂欢,中年辛勤事业,晚岁恬淡洒脱。尽管说浮生若梦,人间如寄;旅途回首,又仍然非常真实和珍贵,令人眷恋感伤。虽知万相皆非相,道是无情却有情。”

《孤独》《重视武侠小说的文学地位——悼金庸先生》《关于“美学译文丛书”》《书院忆往》《忆冯友兰》《忆几位前辈美学家》《八十年代的几本书》《关于钱锺书》《与周有光的对话》《试谈中国的智慧(提纲)》《我所理解的儒学(提纲)》《探寻语碎》《希望你无往不胜——黄梅〈结婚话语权〉代序》《顾明栋〈原创的焦虑:语言、文学、文化研究的多元途径〉序》等文,是首次收入李泽厚的书中。

金句:

人只能活一次,于是活像一个梦。究竟是庄周梦蝴蝶还是蝴蝶梦庄周,梦的后面到底是什么,好像是个说不清的谜。但“梦醒了无路可走”的痛苦,却是人间情感的真实。不仅中国如此,而且处在世纪末的世界,似乎也有此问题。世界往何处去呢?

我这一生倒的确是在寻求意义:生命的意义、人生的意义以及其他一些事物的意义,发而为文章、论说,也是在寻求意义。我记得自己曾经说过,人生本无意义,但人又总要活着活下去,于是便总得去追寻、去接受、去发明某种意义,以支撑或证实自己的活,于是,寻求意义也就常常成了一个巨大而难解的问题。

人们常常说,往事如烟、浮生若梦。其实,梦醒了也还是梦,否则便是死亡,但我们却都活着——我活着正在写这些字,你活着正在看这些字。

历史竟是这样,像波涛似的将某些人一下子推入谷底,一下子又抬上浪尖。那么,什么是或者到底有没有长久价值或真正标准呢?我却感觉人至少我自己总为历史所限定,不仅思想,而且情感。那过去了却又依然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记忆、感触、情境,总纠缠、萦绕、渗透着当下,很难超然。

佛知空而执空,道知空而戏空,儒知空却执有,一无所靠而奋力自强。深知人生的荒凉、虚幻、谬误却珍惜此生,投入世界,让情感本体使虚无消失,所以虽心空万物却执着顽强,洒脱空灵却进退有度。

青年声色狂欢,中年辛勤事业,晚岁恬淡洒脱。尽管说浮生若梦,人间如寄;旅途回首,又仍然非常真实和珍贵,令人眷恋感伤。虽知万相皆非相,道是无情却有情。

“情本体”之所以不去追求同质化的心、性、理、气,只确认此生偶在中的林林总总,也就是“珍惜”之故:珍惜此短暂偶在的生命、事件和与此相关的一切,这才有诗意地栖居或栖居的诗意。任何个体都只是“在时间中”的旅途过客而已,只有在“珍惜”的情本体中才可寻觅到那“时间性”的永恒或不朽。从而,世俗可神圣,亲爱在人间。

我倒宁愿自己更“过时”,更“古典”一点,能学当年英美哲学的清晰明畅而无其繁细碎琐,能学德国哲学的深度力量而无其晦涩艰难,我以为这才是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承扬,很难做到,心向往之。

王国维、陈寅恪、钱锺书,是今天人们羡称的三大家。我以为,论读书多,资料多,恐王不如陈,陈不如钱;但论学术业绩,恐恰好相反。


Copyright © 2025 by topbest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278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