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科学交流和艺术史的视野中论述明代中后期耶稣会士来华后,携带至明和在中国绘制、印制的各类地图图像,以及对地图与中西科学、绘画艺术、诗歌题跋等中西文化交流活动进行深入的梳理和考证。明中期以后渐为中外交流史上第二个黄金时期,当时西来科学如何为中国人所接纳,传统的地学图像绘制和对科学启蒙的新理解成为这一时期独特的科学与艺术交流现象。伴随耶稣会传教士先后来华,作为增进天主教信仰和传播教义的主要载体,各类西来的科学图籍流行于明中后期。从流传的资料观之,这些涉及天文、地理、植物与科技活动及历史风俗等的典籍十分多样和深入,此类文献通常图文并茂,以图证教,既有欧洲科技发展的反映,也有耶稣会士来华后的所见所闻,无论是从欧洲带至中国或在明境内刻印的天主教书籍、科学图籍和诗文集都考虑到图文并茂,特别是舆地书籍几乎都要辅以地图。此时出现的诸多的《世界地图》显示出晚明知识阶层对域外疆域的特殊关注,他们以中国儒家学者传统的诗书画和文人雅集来表达对欧洲地图的敬意和喜爱,并且将各种世界地图绘制在自己的著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