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被问及谁是自己心中非常心仪的作曲家,许多人会回答:“柴科夫斯基。”他的音乐总是流露出一种特别的品位:余音绕梁的曲调——无论是情意绵绵表现力俱佳的作品,抑或当代流行的典雅之作;狂放不羁的废弃舞曲;诸如众人皆知的《di一钢琴协奏曲》开篇以及《1812序曲》这样的热情澎湃之作;加之他对庞大管弦乐多重音色组合的把控。这些皆是他音乐深入人心之处。相比较对音乐要求苛刻的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的音乐简单明了——似乎音乐里只有愉快,即使在音乐中欲表现非常悲剧、非常极端的情感时。
柴科夫斯基所处时期的俄国是一片广袤无垠、不适合居住的土地。西部与波罗的海、普鲁士和奥匈帝国接壤,东部则与日本海毗邻。北部的疆土覆盖了西伯利亚冰区,那里是狼群和政治流放犯人的专属地,大部分都属于北极圈的范围。南部则延伸至于旱的蒙古高原、土耳其斯坦山脉和高加索山脉,以及具有地中海气候的黑海和里海。几乎所有重镇位于西部。被奥匈帝国与乌拉尔山脉环抱其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络方式非常落后;直到19世纪中期开通一条铁路连接俄国两个重镇——莫斯科与圣彼得堡,才结束以上局面。那时候农夫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和手推车;贵族和中产阶级夏天使用马车,冬天则使用众人皆知的三套车,马具艳丽,清脆的铃铛声荡漾在深深的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