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一个人从一出生由谁来抚养,接受怎样的教育,长大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生病时接受怎样的医疗服务,老年之后由谁照顾,这看似主观的人生选择背后,实则是维系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契约在起作用,它定义了社会的组织方式,决定着人们的生活境况和机会结构。
如今,越来越多人都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失望。在国内层面,这体现为普遍的生育焦虑、学区房之殇、“躺平”与“内卷”之争、医患关系的紧张,以及老龄少子化困境;在国际层面,这体现为民粹主义抬头、全球化遇冷、国际纷争迭起、女性社会角色和种族主义的文化斗争等。
《新社会契约》这本书可谓应时之作,伦敦政治经济学学院校长米努什·沙菲克依据在国际经济机构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大量专业研究成果,依次从育儿、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代际冲突这六大民生问题切入,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的失望情绪是源于技术变革、人口压力、女性角色的转变、环境问题等所导致的传统社会契约的失灵。在她看来,新冠疫情的全球暴发是一个契机,让人们更直观地意识到彼此的相互依存关系,一个更加慷慨、更具包容性的新社会契约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