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2021年3月号) 电子书下载 PDF下载

中国国家地理(2021年3月号)
内容简介
2021年第3期《中国国家地理》内容简介 1、主打选题:酒泉多烽燧:荒野上的追“烽”记 撰文/赵勤、栗书 摄影/赵勤、黄晓虎等 引言:作为丝路咽喉,汉明等朝的边塞地区,位于河西走廊西部的甘肃酒泉拥有丰富的长城资源,而更精彩的,是这里高大、多样又数量繁多的烽燧。8年来,几位酒泉当地摄影师跋涉千里戈壁,深入无人荒原,沐雪踏沙,寻找并拍摄了大量的烽燧,为我们带来了酒泉荒野上的一部苍茫壮丽的“追烽记”。 2、欣赏“戴帽”山:地形制造寒冷云 帽状云(也叫山帽云)极为罕见,只有极少数摄影师才有幸捕捉到了它的踪迹。在拍摄帽状云的过程中,摄影师在无意中构建了一种新景观——“戴帽”山,这是一种由奇绝瑰丽的帽状云与千姿百态的山峰组合而成的新景观,极具审美价值。中国广袤的国土、复杂的山地地形和大气流动,为不同“戴帽”山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不过,目前还没有人把“戴帽”山作为一种景观,来欣赏、追逐…… 3、色彩揭示冷暖——红外光呈现以温度编码的世界 撰文/张超 摄影/赖宇宁&张超 等 过去一年中,红外热成像设备在我们生活中迅速普及。它可以测出人体以及世间万物的温度,并把温度转换为可视的、带有别致艺术气息的画面。红外测温技术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让我们有机会通过冷暖差异来重新审视世界。 4、刘贺眼中金光氤氲的神仙世界 ——解读海昏侯墓贴金漆器中隐藏的秘密 撰文/刘胜兰 摄影/赵可明 等 供图/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引言:海昏侯刘贺墓中出土了三千多件漆器,不论是数量和质量,都堪称迄今为止已发现汉墓漆器的翘楚。特别是在主棺内出土的漆箱漆盒等容器,银扣贴金,精美异常。其上的金箔图案,灵动而充满巧思,作者将这些图案结合《山海经》等神话典籍,以及汉武帝、汉宣帝时候的相关史料和民间传说做出解读,发现它们把刘贺心中的神仙世界,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出来。而且从中,我们还可一睹先秦诸子百家中神仙家的余韵和道教的萌芽。 5、扎西岗:牧民守卫的西藏门户 撰文、摄影/赵春江 高宝军 扎西岗是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下属的一个小乡镇,人口不足千人,是个典型的牧业乡镇。当地牧民祖祖辈辈,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牧场,进行放牧和转场。就是这个不起眼的乡镇,却有4个通往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山口,堪称西藏最西端的门户,战略意义重大。因此,扎西岗人也有了特殊的双重身份——既是牧民,也是边民,一边放牧,一边巡边,为国家的守土固边做出了突出贡献。 6、从摄影师到火烈鸟专家,一个为火烈鸟痴迷的中国人 撰文/沈尤 摄影/梁江川 火烈鸟是一种受全世界人民喜爱的鸟类,在纪录片或摄影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它优雅的身姿和玫红色的体羽。一位中国摄影师从08年开始拍摄火烈鸟,足迹遍布五大洲三大洋,用镜头记录了全世界6种火烈鸟。本文为您讲述他如何从一位职业摄影师成为火烈鸟专家和保护者。 7、寂寂雪山有跫音 ——10年在青藏高原“追峰”的人 撰文/杨立 摄影/温钧浩 魏伟 近十年来,随着百姓生活条件的提高,摄影器材的广泛普及,在城市观雪山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借助四川西部独特的地理环境,成都应运而生一个名叫“从成都遥望雪山”的观山群体。在众多观山者中,温钧浩和魏伟是两位比较典型的青年代表,他们十余年苦行僧似的探寻雪山,本文为你娓娓道来他们的雪山故事。 8、如果传粉昆虫从世界上消失 地球上所有开花植物中,约八成需要动物传粉。昆虫、鸟类、哺乳类动物中的许多类群都能够为植物传粉做出贡献,昆虫其中是极为重要的角色,常见的如蜜蜂、蝶蛾、甲虫、蝇类等。从我们餐桌上的瓜果梨桃,到杯中的可乐、厨房的食用油,乃至于身上的织物、房屋的木头门窗,都来自于依赖昆虫传粉的虫媒植物。全球约75%的农作物依赖于昆虫传粉,粮食产量的35%得益于昆虫。然而近年来,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陆续发现,许多重要传粉昆虫的类群正面临着生存危机……
同类热门电子书下载更多
Copyright © 2024 by topbest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278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