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4期《中国国家地理》内容简介
(主打)陕西黄土高原上遍布“地缝”和“天坑”?
本刊特约作者税晓洁在湖北寻找天坑的探索告一段落后,又来到了陕北黄土高原上准备转换一下视野。在游览了陕北一些号称“中国羚羊谷”的峡谷后,他发现它们的地表形态与喀斯特地区的“地缝”如出一辙;更出乎预料的是,在陕北他竟然还发现了多处颇似天坑的景观。为什么在黄土高原上会出现与喀斯特地区如此相似的地貌景观呢?这些“天坑”和“地缝”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它们是怎样形成的?请让我们跟随税晓洁的脚步,一起来细细探究。
绘图师守望池塘:鸟巢体育场之北的“瓦尔登湖”
北京鸟巢体育场北边至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分布着偌大的一片城市湿地。对于湿地生物的潜心观察,充盈着绘图师张瑜每天的生活。通过十多年的积累,张瑜记录和绘制了许多物种不为人知的行为。这处普通的城市湿地,如同他心中向往的作家梭罗描述的“瓦尔登湖”。
另眼看西沙:礁盘“巨桌”上的绚丽盆景
美丽的西沙群岛,数十个岛礁如大海捧出的宝石珠链。说起它,人们常能想到的是珊瑚多彩,鱼群徜徉,历史深厚。从1999到2020年,钟情西沙群岛的摄影师李建伟多次造访和深度拍摄西沙。他从多元地貌的角度,为我们展示了西沙的缤纷和多面之美。
城市野生动物组稿
1、游走在“钢筋水泥森林”中:野生动物如何适应城市,我们又该如何与之相处?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被纵横交错的道路分割成无数碎片的钢筋水泥森林。但在这个被人类主导、喧闹熙攘的生态系统中,仍然顽强地生存着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中。它们要如何去适应变化莫测、压力重重的城市环境?又为城市带来了哪些影响?近些年来,我国城市中野生动物相关的问题开始浮现,我们又该如何去维系它们与城市、人类三者之间的平衡?
2、“貉”以为家:一座城市、150个社区和5000只貉
近几年,一种不速之客——野生貉出现在上海市内超过150个社区之中,经推测整座城市的貉种群可能达到了5000只之多。而在十年前,这种动物在上海尚且很难见到。它们是怎样适应这座庞大都市的?种群为何突然增长?又是如何扩散到如此多的居民区之中?为了揭开这些谜团,也为了更好地理解“城市野生动物”这一特殊的类群,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放研究员和他的团队穿行在上海的街头巷尾,开展了针对貉的野外观测、追踪和研究。
洛扎雄曲,穿行在中国与不丹之间
在我国14个陆上邻国中,唯一没有与我国正式建交的只有不丹,这也使得中不边境地区充满了神秘,那里有着什么样的自然景观?当地的居民们过着怎样的生活?本文作者深入位于中不边境的西藏自治区洛扎县拉郊乡和色乡,为我们带回了第一手的照片和文字。他发现,在中不边境的喜马拉雅群山间,洛扎雄曲及其大小支流形成的河谷,从景观上看,绚烂多姿,富于变化;从地缘上看,则是沟通西藏腹地与不丹之间最近、最直接的通道。
兴建文化名楼:重现了文学景观,却争议不断
文以楼出,楼以文名。中国历史上许多楼阁都因文学作品和名人典故而名满天下,可称其为文化名楼,这些文化名楼承载了丰厚的地域文明,拥有独特的文化气质。由于我国古代楼阁多是土木结构,所以保存至今的并不多,这成为了文学历史上的缺憾。近些年来,兴建名楼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这其中既有填补文学景观缺憾的需求,也不乏经济利益的驱动。那么,该如何评价这些兴建的文化名楼呢?
寂寂雪山有跫音:10年在青藏高原“追峰”的人
近十年来,随着百姓生活条件的提高,摄影器材的广泛普及,在城市观雪山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借助四川西部独特的地理环境,成都应运而生一个名叫“从成都遥望雪山”的观山群体。在众多观山者中,温钧浩和魏伟是两位比较典型的青年代表,他们十余年不间断地探寻雪山,本文为你娓娓道来他们的雪山故事。
寻找《鲞经》中的美味
鲞,是指剖开晒干的鱼,风味醇厚鲜美,可以长期贮藏,也便于运送。在我国东南沿海,吃鲞有着悠久的历史,晒鲞的场景在渔村也随处可见。到清代,浙江台州的隐士王克恭还为鲞写了一部专史——《鲞经》。与鲞有关的捕鱼方式、制做秘法等,在书中展露无遗。时光荏苒,《鲞经》中所记载的种种情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鲞的滋味还一如当日般醇美吗?让我们带上一部《鲞经》,和作者一起开启一趟别开生面的寻鲞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