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7期《中国国家地理》内容简介
主打:南极磷虾:南大洋的“超级英雄”
撰文/秦昭
在南大洋的海水中,游弋着人们熟知的企鹅、海豹和鲸类,它们是南大洋中星光熠熠的“明星”。而同时,这里还生活着一种人们不怎么注意的“小透明”:它们生物量惊人,能形成长达上百平方公里的集群,当遇到喜爱的食物,它们的粪便会像雪一样纷纷扬扬洒向海洋深处。它们不光是南极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还以“固碳”的作用影响着全球气候,从而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我在深山“诊”黄龙,关于“龙鳞之疾”的“医师手记”
撰文/刘馨泽 摄影/杨健等
黄龙,闻名中外的高原冷水钙华景观群,以绝美的钙华池群而著称。然而近年来,黄龙开始出现大面积的钙华池黑化现象,仿佛一片片龙鳞正在变黑、破碎和脱落,对景观之美产生了重大威胁。从2018年6月开始,水文地质专家刘馨泽和他的团队在三年间“把脉问诊”黄龙,在他们投注心血和充满创意的诊疗下,患病的“龙鳞”逐渐恢复为明亮的金色或白金色,光华重现。神龙是如何重披金甲的?黄龙医生刘馨泽为我们带来了问诊黄龙的“医者手记”。
从巨震中归来:九寨沟“疗伤”的背后
撰文/铁永波 蹇代君
2017年8月8日,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中位于九寨沟核心景区西部5公里处。此次地震给九寨沟及周边带来了巨大伤害,并引发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多种次生地质灾害。4年时间过去了,九寨沟今天的容颜如何?地震是否给它的绝世姿容留下伤痕?参与九寨沟地理研究及震后修复的本文作者,为我们深入讲述九寨沟的身世、创伤和新生。
近距离揭秘栖居川西的猞猁
撰文/李凯 摄影/吕玲珑
猫科动物猞猁,因为耳尖生有长毛而很具辨识性。然而在国内,无论在科研工作者还是摄影师,对猞猁的关注都非常有限。四川摄影师吕玲珑在川西长期关注猫科动物的自然观察和拍摄,他为我们带回了一组难得的猞猁影像。
沘江:滇西盐江 非“沘”寻常
撰文/张汇 摄影/李雨霖 等
澜沧江自北向南穿过云南西部,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功果桥镇,它接纳了一条支流——沘江,如果从长度和径流量上说,沘江只是一条小河,但就是这样一条隐秘在滇西山谷中的小河,沿岸却分布着众多的盐井。在古代社会,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以沘江为中心的盐井开发为滇西地区带来了经济独立和社会繁荣,甚至为南诏、大理政权的建立奠定了经济基础。沘江盐业的变迁为我们窥探滇西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萨雷阔勒岭:虽纵贯南北,却沟通东西
撰文/孙立欣 摄影/赵登文
大部分集结在帕米尔高原上的山脉都呈东西走向,自古以来,山脉之间众多宽阔的谷地就是沟通东西方的重要通道。然而,有一道山脉的走向却与众不同,它北端与外阿赖岭“握手”后,向南绵延350多公里,在阿富汗的瓦罕走廊与兴都库什山和喀喇昆仑山“打结”,这就是萨雷阔勒岭。南北走向的萨雷阔勒岭并未阻断东西方交流,塔吉克族和柯尔克孜族等跨境民族世代栖居在萨雷阔勒岭两侧,岭上众多的垭口自古便是往来东西的通道,而今,这道山岭对于亚洲地缘的意义也越发凸显。
三星堆考古新发现(下)
撰文/陆嘉
三星堆为何特别“神秘”?在我的认知中,似乎是因为古蜀先民们特别热衷于“打破常规”。青铜大口尊本就是一件完整的礼器,但在三星堆人看来,它的下面还需要有一个跪着的顶尊青铜小人,才能显示出祭祀的庄严、神圣;厚重的黄金面具,不仅有着夸张的“千里眼、顺风耳”造型,还是同时期的黄金面具;象牙在中原地区向来珍贵,被用作贵族的随葬品或加工成精美的工艺品(象牙雕筒、象牙琮、象牙梳等),在三星堆却被大量的焚烧、随意地堆砌在祭祀坑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