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3期《中国国家地理》内容简介
主打选题:
星尘大海——黑水摄影,揭秘海洋生物的童年时光
撰文/张帆
引言:许多看似熟识的海洋生物,它们幼体的形态与行为,至今依然不为人知。水下摄影师张帆历时3年,趁夜幕降临,在海水中寻觅、拍摄各类生物的童年影像。至今为止,这是科学家与摄影师鲜有问津的领域。微小的生命就像点点星光,在幽暗海洋中闪耀着无尽的未知与神秘。
96次航拍峨眉:换个角度看巴蜀名山
撰文/杨博 摄影/田捷砚
引言:峨眉山是人们熟悉的一处佛教圣地,也是一座在地质构造上极为独特的山脉——它是一座典型断块山,山顶似一张倾斜的桌面,表面被一层厚达400多米的玄武岩所覆盖。由于一年中有300多天被云雾笼罩,因此对众多匆匆过客来说,很少有人能清晰目睹这座佛教名山的整体面貌。从1995年开始,20多年中,摄影家田捷砚乘坐直升机,96次航拍峨眉山,为我们带来了不同视角下的圣山雄姿……
中国青铜器王国露出冰山一角
宝鸡石鼓山商周墓揭秘
撰文/郑骁锋 摄影/龙剑辉
引言:近期文博类节目热播,各种国宝引发了人们的强烈关注。在众多国宝中,有一类器物反复出现,意义重大,堪称国宝中的国宝,那就是青铜器。陕西宝鸡,一直有着“青铜器之乡”的美誉,从古到今,这里一直密集、持久地有青铜器出世。而有关宝鸡青铜器,新重大的发现,当属石鼓山商周墓。从2012年被发现以来,历经几年不断发掘探索,到现在石鼓山商周墓墓主身份现已基本确定——这片墓葬很可能就是《封神演义》中赫赫有名的姜太公的家族墓,墓葬中的许多精美青铜器也得以次示于人前。
在涠洲岛种珊瑚:热带造礁珊瑚的生存实验
撰文/覃妮娜
引言:珊瑚可以被人工“种植”,如同陆地上的植物苗圃。可为什么要种珊瑚呢?广西的涠洲岛是中国乃至世界热带珊瑚分布的北界,由于近年气候变暖的趋势,热带核心区的石珊瑚分布有向亚热带迁移的态势。于是涠洲岛变成了热带石珊瑚未来的“避难所”。科学家们在涠洲岛海域进行着人工繁育珊瑚的多项实验,那里因而成为了珊瑚生存实验的天然场地。
寻找中国后的穿山甲(缺总标题 总引言)
撰文|左凌仁 摄影|董磊等
引言:穿山甲是一种中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野生动物。长久以来,它们以食物和药物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肉食用、甲片入药。但对于活生生的它们,我们却知之甚少。它们的命运也在这种熟悉和陌生之间,滑向了濒危的边缘。当我们想要全面了解这种动物时,在国内却几乎已经找不到……
“舌尖上”的非洲穿山甲: 将被吃绝的活化石
撰文:Alexis Kriel 摄影: APWG 等
引言:提起穿山甲,很多人只知道它们生活在中国,然而远在万里之外的非洲却也生活着4种不同的穿山甲。虽然习性迥异,但非洲穿山甲们与它们的亚洲亲戚一样全身被覆着鳞甲,保护它们免遭大多数捕食者的威胁。可也正是因为这些价值不菲的甲片,让它们成为了盗猎者们觊觎的目标。如今非洲穿山甲正在面临一场的灭种危机,而中国人恰恰是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
乌珠穆沁:古老草原部落如何“穿越”古今
撰文/舒泥 摄影/舒泥 等
引言:乌珠穆沁是锡林郭勒草原上一个古老的蒙古族部落,族人保持着十分传统的生活方式,骑射、套马、摔跤是他们的日常游戏,牧马人是他们景仰的职业。而当这片古老的草原不可避免地与现代都市文化发生碰撞时,乌珠穆沁人又将如何应对?
绿野仙踪,寻找长白山里的“外星生物”
撰文/稻城 摄影/温仕良 等
引言:吉林省长白山以火山地貌和植被垂直景观而闻名于世。而在长白山茫茫林海里还生活着一个神秘家族,数量不多,却异常精彩,形似真菌却又能运动。人们对其知之甚少,甚至将其视作来自外星的物质。它们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
深蓝汤加,大翅鲸的伊甸园
撰文、摄影/张帆
引言:南太平洋的汤加王国,因美妙的热带海岛风情而举世闻名。然而,当南半球渐入冬季,在海面之下,一个属于海中巨兽的精彩世界便会拉开大幕。摄影师潜入深蓝汤加,带领我们来到大翅鲸的伊甸园。
南迦帕尔巴特峰:中国登山人的荣耀与悲歌
撰文/宏立 摄影/张梁 等
引言:历史上,南迦帕尔巴特峰所在地区就与中国颇有渊源,但多数国人知道这座8000米级雪山,还是源于2013年的一次恐怖袭击惨案:中国两名优秀的民间登山人被杀害于此。2017年10月,张梁登顶南迦帕尔巴特峰,完成了中国民间登山人未竟的事业——登顶14座8000米级雪山。从此,中国登山人的荣耀与悲歌,在这座位于克什米尔(巴控)地区、被称为“杀人峰”的雪山周围流传、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