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王碑》赏析
文师华
清朝末年才被发现的《好大王碑》则是东晋时期高句丽的重要碑刻。
《好大王碑》,又称《高句丽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碑》、《好太王碑》等,刻立于东晋安帝义熙十年(414),距今已有将近1600年的历史。
此碑在吉林省集安市区东北5公里洞沟古墓群禹山墓区东南部太王乡大碑街,距好太王陵东约 200米处。碑高6.39米,宽1.35米—2米,碑底周长6.29米,碑文44行,满行41字,计1775字,现存1590字左右,东南面宽1.48米,西南面宽1.35米,西北面宽2米,东北面宽1.46米。
此碑是由一块天然的基本呈方形的角砾凝灰岩(火山石)稍加雕凿而成的。
所谓“好太王”,就是墓主高句丽第十九代王,名安,《三国史记》作“谈德”, 他在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391)即位,时年18岁,号永乐太王,在位22年,于东晋安帝义熙八年(412)去世。在位期间,高句丽“国富民殷,五谷丰熟”,“威武震披四海”,曾先后征服了百济、扶余,并多次击败倭寇。一生共攻取64座城邑,1400多个村庄。他的儿子长寿王继位后,即第20代高句丽王为纪念其父开疆拓土的功绩,谥其父为“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于高句丽长寿二年(414)刻石立碑。13年后即417年,长寿王迁都平壤。
《好大王碑》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记述高句丽建国的神话传说,简述了好太王的世系、籍贯、生平概略。第二部分记述好太王征高丽、伐百济、救新罗、败倭寇、征东扶余过程中,攻城略地,并掠得牲口等史实。第三部分根据好太王遗教,对好太王墓守墓人“国烟”、“看烟”的来源和家数作了详细记载,并刻记不得转卖守墓人的法令。
《好大王碑》刻立之后1400年间偏居于辽宁、吉林东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清军入关后,长白山一带和鸭绿江流域曾长期封禁,《好大王碑》刚好在封禁区内,丛林茂密,无人问津。直到光绪三年(1877 ),有一位名叫关月山的县衙小吏,偶然在荒烟蔓草中发现了《好太王碑》,,立刻椎拓数字分赠亲友。消息传开,访碑椎拓的人越来越多。拓本也很快传入京师,爱好者争相求购、鉴赏和收藏。
1927年,当地各界有识之士发动民众集资修建碑亭,把《好大王碑》遮蔽起来。1949年以后,文物部门对《好大王碑》进行了有效的保护。1961年该碑连同洞沟古墓群一起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上级文物部门决定拆除旧碑亭,拟建新碑亭。1982年,新碑亭竣工,为四角攒尖,琉璃宝顶,四条垂脊饰以怪兽,十二根浅豆绿色水刷石方柱,瓦当为仿高句丽莲花纹,古朴美观。
《好大王碑》碑文为方严厚重的汉字隶书,也保留了部分篆书和楷书。字形大小在 9-10 厘米左右。粗粗浏览,觉得它平平淡淡,古拙质朴,提按变化不大,也不作装饰夸张,字正体方,填满字格,方头方脑,笨手笨脚。仔细观赏,发现它饱满浑厚、端庄谨严、大气包、张力十足,具有方严端庄、朴茂古拙的独特风格,是中国书法由隶入楷的重要例证之一。清人荣喜《高句丽和乐太王墓碑谰言》评价说:“篆隶相羼(chan),兼多省文,古朴可喜,极似魏碑,而书法过之,恂足珍矣。”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宝南第九》中称赞此碑“高古有异态”,“其高美已冠古今”。
应该说明的是,由于碑体严重风化,碑文剥蚀不清,加之传世拓本多是经拓工用石灰在碑面上作了修补之后制成的,致使对此碑的释读分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