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文庙研究 电子书下载 PDF下载

常熟文庙研究
内容简介
  “文庙”这一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庙”与“武庙”相对。夏征农主编的《辞海》就提及文庙是相对于武庙而言的。按古代礼制,凡有功于社稷的文臣武将,均可设立庙祠祭祀,如主祀姜子牙的武成庙、主祀岳飞的岳庙等,均属于武庙。常熟历史上也有武庙,如关帝庙、刘猛将军庙、孙武子祠等。而常熟历史上主祀文臣的范公祠、巫公祠、五夫子祠等,均属于文庙范畴。在古代社会,武庙与文庙各有其配享及乐舞礼制。如《宋书》载,曹魏时期“制《武始》舞武庙,制《咸熙》舞文庙”。此意义上的“文庙”一词,《新唐书》中有“汉孝惠、孝景、孝宣令郡国诸侯立高祖、文、武庙”的记载,可见,西汉初年就已经有了明确的文庙与武庙相对区分的概念。当然,也有文庙和武庙合体的庙宇。在中国历史上,自唐宋以后,各地既建文庙又建武庙,但相对而言文庙更多,且主祀儒学先贤的礼制性文庙居多。这是因为自西汉武帝以后,中国政治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代王朝推行“文治”,因而儒家思想占据了社会文化的正统地位,主祀儒家先贤的文庙具有价值判断和意识形态意味,更好地体现着统治阶级的“德治”“礼治”“文治”思想。
  狭义的“文庙”特指祭祀孔子的孔庙,以及后来发展成庙学合一的学庙。商务印书馆修订本《辞源》释义说,孔庙在明清时也叫文庙,文庙即孔子庙。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说,孔庙亦称文庙,文庙即孔庙,元以后多称文庙。之所以把孔庙称为文庙,主要是因为孔子乃“文道”之奠基者,他开创了儒家学派,建立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以血缘亲子关系为基础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是中国古代非常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西汉以后,孔子的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治国治民理念。孔子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奠基人,其政治地位高,思想影响深远。因为孔子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因此就把孔庙以文庙相称。当然细究起来,“文庙”与“孔庙”两个概念也有区别。如《辞海》认为孔庙为“纪念和祭祀孔子的祠庙”:文庙则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因称孔庙为文宣王庙,明以后称为文庙”。这就是说,狭义的文庙是指主祀文宣王孔子且伴有教学活动的礼制性建筑,到清朝末年,全国共有这类文庙一千七百六十余所。如此理解狭义的“文庙”,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也更能为人接受。按国家礼制,狭义的文庙或因庙设学,故称之为“庙学”,或因学设庙,故称之为“学庙”或“学宫”。文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与文化符号,集中体现和反映出中华儿女的先贤崇拜思想和文化信仰。
Copyright © 2024 by topbest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278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