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稀缺已经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构成阻碍,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但各地区用水效率存在着巨大差异,如何通过政府和市场两种方式或手段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成为了学者们的关注点。然而,围绕水资源效率提升的政府手段和市场手段之争从未停息。政府行政管理上,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包括水资源规划制度、水量分配制度、水资源论证制度、总量与效率的双控制度、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等。水资源行政管理手段在促进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行政管理成本高、管理效率低、难以适应不同地区水情特点等突出问题。开展水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利用市场机制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有成功的国际经验,如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美国科罗拉多河流域等,并逐渐被其他国家和地区水资源管理部门研究、模仿与推广。中国作为拥有独特水情的发展中国家,需要在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水权市场制度体系,发展中国特色水权市场。另一种声音指出,理论上利用市场配置水资源,发挥水价的杠杆作用,可以优化水资源管理,但许多现实因素包括交易成本、市场势力、回流、第三方影响、技术条件、不确定性和风险等削弱了市场配置效动了水权交易的运行。
为促进水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提升其配置效率和效益,发挥政府和市场在水资源配置领域的协同发力。有必要在各级水权试点和实践事例的基础上,探索我国水权改革的方略问题,从而建立健全初始水权分配和交易制度,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夯实制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