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声诗》上下编,是综合研究探讨唐代诗乐及唐人歌诗实况之初步结果。“唐声诗学”实际关系着辞、乐、歌、舞四事,主要断代在唐,并联系了五代。声诗以其特点齐言体与唐曲子及大曲内之杂言体对立,尚须不混于历史上前面所有六朝乐府内之齐言及后面所有宋词内之齐言。本稿即在此种关系及范畴中,依据较多之资料,试行提出问题、说明问题。上编建立理论,兼表历史;下编著录格调,辨别一百五十四个诗调间之异同。此稿特性在“主声”,不“主文”。其所追求体现者,不仅歌辞之文字,且在声与容之制作与演奏;并注重声诗在当时及后世民间之发展,尽量探索诗调与民俗间之关系;以及查明声与辞之流变及影响,上从同时之变文,下及后世之南曲“滚唱”、弹词“开篇”等,凡属吟唱近体诗之曲艺均曾顾到。在上编理论内,广泛评论古今中外(日本方面)多种有关声诗见解之得失,从而提出大宗问题。全稿每遇难解未解之处,随在揭出,希望今后读者继起补充、纠正,并盼国内专家从速努力通解唐代之乐谱与舞谱、考据家继续综合国内外尚存在之其他有关资料,更多通晓唐代诗乐及唐人歌诗之历史现实,一并贡献文学史家及音乐史家,俾便写入史册,用以弥补祖国文艺研究中已滞留千年之一宗缺门。
本书是作者长期研究唐代文艺的成果,主要从音乐和舞蹈的制作与演奏方面,对唐代五、六、七言近体诗及其少数变体进行了研究,并涉及变文和后代南曲“滚唱”、弹词“开篇”等多种吟唱近体诗的曲艺。上编“理论”,广泛评论了古今中外多种有关声诗见解的得失,从文学、艺术史的角度提出多方面的问题,下编“格调”,备陈唐、五代入乐入舞并有调名和齐言诗共150余个诗调,分别就辞、乐、歌、舞和杂考等方面加以详细考订。本书涉及的领域及取得的成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和较高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