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普遍认为,亲密的人际关系是幸福的主要来源。但是在联系过度频繁且紧密的网络时代,我们会发现,独处的过程,和与人交往的过程一样重要。深入地探索内心,追随自己的兴趣,进行创造性活动,我们同样可以获得深刻而有意义的幸福和满足感。
在本书中,你会了解到,孤独并不是消极、退缩的代名词;能够独处,是人具有独立认知和安全感的体现。人可以在孤独状态中改变态度和行为习惯,可以对生活有新的认识和领悟,激发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
作者将鲍尔比的依恋理论、温尼科特的客体关系理论、荣格的自性化理论等经典精神分析学派理论融入人物事例中,探讨了孤独的多种情况,如康德因学术研究而自我隔离的孤独、贝多芬因失聪陷入孤独、门德尔松因丧亲而短暂处于孤独之中等。正如作者在开篇所说,“或许这些天才对于孤独的需求以及对内心世界的关注,可以为我们揭示正在被忽略的普通人的需求。”
希望本书能带你触及你未曾到达的内心深处,远离喧嚣和忙碌,至少偶尔,可以回归内心,与孤独对话,找寻内在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