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是一套原创的传记图画书,首辑出版的是8位科学家的故事,分别为竺可桢、钱学森、何泽慧、吴征镒、刘东生、梁思礼、袁隆平、屠呦呦。这8位科学家不仅是我国科学家中的优秀代表,也将成为亿万儿童的人生榜样,引领众多孩子进入科学的圣殿。
《为大自然写日记》讲述的是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故事。本书采用倒叙的方式,从爱记日记的老年竺可桢开始讲述,他从小热爱观察自然,记录自然,童年感受到“水滴石穿”的力量,立下“科学救国”的志向,远渡重洋学习气象学,归国后从事高等教育工作,一边从事气候研究,一边传播科学知识。后来,他主导建立了我国最早的气象观测网络。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不知疲倦、永不停歇的科学家形象。绘者的场景和道具描绘体现了时空的变化,而主人公从幼年到少年,再到青年、中年和老年的刻画,可谓一气呵成,清晰明了。结尾处绘者使用蒙太奇的手法,将主
人公遍布全国各地的足迹凝缩到一个页面,让我们感受到这位年迈体衰仍去观察和记录自然的科学家的强大人格魅力。
《折纸飞机的男孩》讲述的是“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故事。钱学森从小爱读书,常去图书馆,青年时期立下“航空救国”之志。作者重点讲述了他在美国求学与潜心学术研究的经历,以及他放弃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执意回国报效的爱国故事。纸飞机是一个象征,绘者巧妙地运用纸飞机这个意象,既增加了儿童读者的亲近感,又表达出主人公的内在精神。特别是书中最后一个页面,纸飞机穿越时空,表现出钱学森矢志不渝的科学精神。
《中国的“居里夫人”》讲述的是核物理学家何泽慧的故事。这个故事不是从主人公的幼年讲起,而是从青年开始,讲述了何泽慧为报效祖国而远赴海外求学的过程,重点讲述了她轰动世界的学术成就,以及她学成后毅然回国,艰苦创业,开启为我国高能物理研究事业奠基的大业。绘者交叉使用单页和跨页呈现场景,增加了阅读体验的节奏感,最后一页将4个不同时期的主人公形象置于同一个大场景,烘托出主人公一生栉风沐雨、筚路蓝缕、玉汝于成的感人事迹。
《植物的好朋友》讲述的是植物学家吴征镒的故事。他自幼喜欢花草树木,动手解剖花果、制作标本,在兴趣的驱动下考入了清华大学生物系。本书着重讲述了主人公在西南地区进行野外科考时取特的科学成果,以及潜心建立生物种质资源库和写《中国植物志》成就。本书画风写实,对植物抽绘细致精确,让小读者在理解人物故事的同时,激发出观察植物和自然的兴趣。构开黄土的奥秘》讲述的是地质学家刘东生的故事。他自幼爱好阅读,从小建立丁观察自然的兴趣。后来,在一次赴黄土高原的科考中,为了让当地百姓过上对生活,刘东生下决心要“弄懂黄十”。本书重点讲述了他不畏艰难,行走大地去进行野外科考,终于弄懂了黄士成因和分布规律的历程。他为改善西北生活环境,增加根食产量做出了重大贡献,最终获得了国际环境科学界的诺贝尔奖-泰勒环境成就奖。绘者在书中运用了拼贴技法,将历史资料的影像融于绘画之中,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增加了故事的历史感。
《中国第一代航天人》讲述的是第一代航天人梁思礼的故事。本书从主人公梁思礼的家学家教讲起,青少年时期的他由于抗日战争学业受阻,从而立下“工业救国”之志,赴海外学习电机工程和自动控制,学成归来建设新中国。本书重点讲述了他回国后献身国防事业、潜心研制导弹、奠基航天事业的爱国和奋斗故事。绘者运用蒙太奇的手法,不仅将主人公在海外的求学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还将13颗星球隐藏在不同的画面之中,增加了画面的动感和阅读的互动性。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讲述的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作者从袁隆平的童年兴趣开始,讲述了他为增加粮食产量,不怕失败,潜心研究杂交水稻的故事, 尤其重点描写了他寻找水稻雄性败育株的过程。绘者用写实的画风,不仅烘托出时代变迁,还详细描绘出袁隆平在田间劳作的场面和成功后的喜悦。绘者还大量使用小图和浮窗,既活跃了儿童的阅读节奏,也增加了叙事空间。书中最后,试验成功的场面和照片剪影层叠的画面设计,令人印象深刻。
《第191号的发现》讲述的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家屠呦呦的故事。青少年时期染症的经历,让她立下“治病救人”的少年志,经过多年求学,比业后她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中医研究工作。作者重点讲述了她在抗疟药物研发中担任组长,面对困难毫不气馁,潜心研究的过程。其中,她充当“小白鼠”亲自接受人体试验的情节最让人动容,而她获得诺贝尔奖后表示“科研成果是团队的成绩”,一点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位女科学家的朴实与伟大。绘者在书中多处穿插描绘作为药用植物的青蒿的绿色图画,这成为本书的一大视觉焦点。
“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书”是一套精于设计的图画书,在主体故事之外,编辑在书中还设计了科学家小传、年谱和专业词汇表,这些是非常用心和专业的图画书做法,家长和老师们千万不要错过这些内容。这些知识是成人带领孩子开展深度阅读,进而迈向人物研究的参考资料和基础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