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国际化视野下中国的工业近代化研究 电子书下载 PDF下载

第一卷 国际化视野下中国的工业近代化研究
内容简介

第一卷“国际化视野下中国的工业近代化研究”试图揭示近代中国工业史发展,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欧亚以及亚洲间跨文化交流、 中国近代工业多元性、工业遗产完整性、作为物证的技术史等几个典型角度阐释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特征,特别是弥补了工业史在物证研究的不足,将工业史向工业遗产史研究推进,建立历史和保护的物证桥梁,也为价值评估奠定基础。

(1)从传统向近代转型

以样式雷设计的天津机器局、广东机器局为例说明传统建筑的设计者面临新的军事工业需求设计洋务工厂的情况。说明了工业化的需求促进了向近代技术的转型。详见第二章。

(2)跨文化交流的研究

亚洲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并建立独特的近代工业是界定中国近代工业遗产普遍价值的关键。我们选取了唐山开滦煤矿、唐胥铁路等典型案例研究了从西方向东方的技术和空间转型的过程、技术层面的转移、晚清近代欧亚工业技术的传播、通过留日工科学生的近代亚洲间的技术交流问题。 详见第三章。

(3)近代工业的多元性

工业的多元化发展带给城市多元化。工业和城市的形成关系密切。在近代往往由于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天津是一个典型的多元工业发展的城市,不仅有洋务时期的军事工业,也有租界的工业,还有商办工业,这样的多元特征是中国近代工业的一个缩影。详见第四章。

(4)工业遗产和城市建设

工业遗产的完整性研究是确认保护对象的基础。中国解放后工业城市的发展受到苏联的影响有计划地展开工业区规划。洛阳是古城,具有诠释古代城市完整性的基础,解放后苏联援建的156项目建设了涧西区工业遗产群,从近代工业角度考察也具有完整性。这里侧重考察了洛阳涧西区新型工业区的规划建设的历程,追寻工业区原有的完整性。详见第五章。

(5)作为物证的技术史

中国近代的技术是在传统的传承和西方工业革命影响的合力作用下发展起来的。建造技术、设备技术都是重要的研究对象。一方面是对我国传统的建筑设计和建造技术如何与近代工业设施产生联系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是对来自西方的大跨度建造技术、建造材料、生产线流程进行研究。详见第六章。


Copyright © 2025 by topbest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278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