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起,作者在清华大学开设“技术通史”本科生通识课,基于课程讲义,摘选出十五门关键技术作为主线,形成本书。本书篇幅虽短,但仍以“技术通史”为名,因为作者并不只是在古往今来无数技术发明中抽取零星碎片来展示,而是试图勾勒出某种整体的历史线索。
在国内外,关于某项或某类技术的历史讲述有很多,但是对“技术史”作通盘整体把握的“技术通史”却很罕见。在中国,本书试图作一次试探,不是把“技术”作为科学的附庸,也不是把一些孤立的技术简单地列举出来,而是试图勾勒出一条以“技术”为主角的历史脉络。最终指向一个问题:今日的这个“技术时代”是从哪里来的?
因此,撰写技术通史不只是为了歌颂技术及其发明者,而是为了追究技术之主宰地位的来龙去脉。在适当讲述发明者的功绩之外,更重要的是探求技术的发明和演化与人类文化、观念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最终,技术的影响沉淀在我们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成为当代人习以为常的环境。因为这些影响已经尘埃落定,我们往往见怪不怪,视而不见了。而通过历史追溯,我们回到每一种技术刚刚发明之时,就更容易看清它们究竟带来了哪些改变。追溯技术的历史,正是为了把握人类的当下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