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形态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深情回望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的心路历程,以及在特定的时代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着力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文学画廊中的人物形像,血肉丰满,栩栩如生。作品含蓄蕴藉,如泣如诉,以细腻的笔触拨动读者的心弦,曲终掩卷,荡气回肠。
《穆斯林的葬礼》的创作完成于一九八七年秋,发表于《长篇小说》季刊总第十六、十七期,《中国作家》一九八七年第六期转载,一九八八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许多作家、评论家、穆斯林学者和广大读者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我国第一部成功地表现回族人民悠久历史和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具有民族史诗的品格和当代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文学地位和美学价值。
《补天裂》:
故事发生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公元1898年,英国殖民主义者胁迫软弱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完成了英占香港、九龙、“新界”的“三部曲”,使中国在香港地区完/全丧失主权。本作通过京师举人易君恕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亡命香港的坎坷人生经历,以及与“新界”爱国志士联合十万乡民奋起抗英保土而惨遭****的悲壮义举,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抵御外侮、宁死不屈的慷慨悲歌。作家以浓烈的爱国激情,真实、生动、形象的笔墨,着力塑造了易君恕、邓伯雄等爱国志土的英雄群像,全书充盈着苍凉悲壮的史诗感。该书曾获五个一工程奖,是一部了解今日香港的必读之书。
《未穿的红嫁衣》:
《未穿的红嫁衣》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短短的二十四小时内,不过一天一夜,颇具戏剧性的情节中,他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通过时间跨度的浓缩,作者巧妙地制造了阅读时的紧迫感与冲突感,让读者同角色一起卷入混沌的旋涡之中,感受现实的残酷挣扎。
《红尘》: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霍达以细腻的笔调与大雅若俗的“京味儿”语言,将一个弱女子的命运娓娓道来。“德子媳妇”为人正直善良,一心向往光明,却因个人曾经沦落风尘的不幸遭遇而受到邻里的唾弃与孤立,甚至被丈夫亲手抛弃。最终,对生活感到绝望的她选择了自尽。紧锁的房屋里,煤球静静燃烧,弥漫着的一氧化碳带走了她的生命,也带走了她对于人世的眷恋与不甘……通过这个小人物短促的一生,作者冷峻地揭示了人性的丑恶与时代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