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德尔松无词歌(钢琴) 电子书下载 PDF下载

门德尔松无词歌(钢琴)
内容简介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一巴托尔第(Felix Mendelssohn-Bartholdy,原姓门德尔松,到他的父亲放弃犹太籍的时候,才加上了巴托尔第)1809年生于汉堡,1847年卒于莱比锡。他的外号“快活人”幸运儿,可以应用到这位浪漫派作曲家的一生。出身富裕家庭,父亲是银行家,祖父是长于注释的哲学家。门德尔松自幼便受到了极好的普通教育和音乐教育,这样一个幸福家庭的生活对他的心灵不能不发生有利的影响。加上他的母亲、兄弟姐妹,尤其是姊姊芳妮,都是具有高度音乐天赋的人。路德维希·柏格一策尔特负责他的音乐教育:他年仅九岁就以钢琴家的身分出现,十一岁就成为作曲家。他早年就结识了当时的文化名人歌德、威柏、凯鲁比尼(Cherubini,1760-1842)、莫舍勒斯(Moscheles,1794-1870)、拜约(Baillot,1771-1842)及其他人,他们自然使他的天才受到启迪。他游历了全德,还到过国外(法国、英国、意大利),扩大了认识的眼界,他所得到的印象对他那异常多情善感的性格发生了巨大影响。他在十七岁的青年时代,便写下了杰作之一——《仲夏夜之梦》序曲;二十岁时,他完成了一项业绩:指挥演出了巴赫(J.S.Bach,1685-1750)的《马太受难曲》为我们挽回了这位大师已经失去的声望,并使他自己的名字在艺术史上永垂不朽。英国(他曾在伦敦举行过三次旅行演出)成了他作为一个作曲家享名的发祥地,尽管法国和意大利在承认他的天才这一点上也不落后。他担任了两年杜塞尔多夫市的音乐指导之职。这是他后来转而受任为莱比锡布商公会音乐会(Gewandhaus concerts:从1781年起,莱比锡的音乐会一直借用布商公会举行,1884年重建音乐厅,仍沿用此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毁一译注)光荣的终身指挥(从1835年起)的过渡时期,1843年他同舒曼、霍普曼(Hauptmann,1792-1868)、达维德(David,1810-1873)等一起创办了音乐学院,这里并成了他的居留之地,除了几次在柏林的短期逗留(在1841、1842、1845年奉国王腓德烈·威廉四世之召)以及少数几次旅行演出之外,他不曾轻易离开过。他刻意爱护的姊姊芳妮之死促使他自己的早亡。
  今天的音乐家们往往有贬低门德尔松的偏向,正如他的同时代人偏于把他估价过高一样。他不仅是一位以古典派为根据的曲式大师,而且在更高的程度上他同舒曼都是我们*多产的浪漫派作曲家一较早于他们的有马尔什纳(Marschner,1795-1861)和威柏。由于门德尔松在浪漫派的世界里,才会在月白风清之夜幻觉有许多精灵鬼怪来来往往,才会有奥西安(苏格兰传说中的诗人)传说的浪漫故事,从而找到了以此种种运用于器乐曲的道路,并且还经过丹麦人涅尔斯·伽德(Gade,1817-1890,曾在门德尔松手下任莱比锡市第二音乐指挥)协助整理。他的《无词歌》是同贝多芬的<小品》、菲尔德(Field,1782-1837)的夜曲和舒柏特的《音乐瞬间》、《即兴曲》以及在他们之前那些先驱者为钢琴而写的较短小的抒情曲之发展一脉相承的;靠他们诗意的想象和精雕细磨的工夫使同时代入和后继者受到强烈而持久的影响。由于门德尔松不了解生活中的阴暗面、不了解人类灵魂的痛苦和烦恼,没有在自己的音乐中就这方面给以足够的地位,因此对他加以严厉指责是不太公道的。这样的事实才应该受到责备:不是门德尔松本人,而是不少次要的后继者(其中多半是才能较差的),他们那种淡而无味的风格使这位大师富有田园风味并且感情充沛的作品也降为感伤的、令人作呕的、徒具形式的风格,成为卖弄聪明的末技,因此我们还得负起长久以来被人忽视的光荣职责,努力把本来值得我们喜爱和尊敬的大师们的作品争取回到我们的家庭里和音乐厅里来。
Copyright © 2025 by topbest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278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