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 化世间痛苦为激情洋溢的美》基于对梵高画作和书信的重新解读,以独到的眼光查证了画家在信仰和绘画问题上的立场。
生长在牧师家庭的文森特·梵高一度抱有献身传教事业的梦想。他直到27岁才涉足绘画,却为之奋斗终身。梵高的经历和他在书信中为宗教问题赋予的地位让人以为他是一位信仰上帝的画家。但早在1880年,他就以无神论者自居。他在不同环境和朋友(尤其是卡米耶·毕沙罗和保罗·希涅克)的影响下,始终坚守这一立场。这不仅指引了他的生活,也从根本上左右了他的创作。
梵高尽管背弃了信仰,却难以彻底割舍。因此,他在投身艺术事业以后,用了八年时间与信仰诀别。他发现,不仅用艺术实现神意是天方夜谭,用艺术介入世界同样属于一种理应拒绝的“神圣使命”。同时,他发现艺术界本身也被名利的逻辑统治,与他青年时代的理想相去甚远。于是,梵高离开巴黎,来到阿尔勒继续绘画并深入思考。他在同艺术家高更亦敌亦友的切磋中,彰显出自身创作所具有的写实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力量。他不仅没有面对母题展开幻想,而且接受了母题的方方面面,包括其“可憎”的一面。梵高在精神疾病发作频繁的生命最后两年里,仍然心无旁骛地挖掘着其先前开辟的道路。画家在极度狂热的创造中确立了一个观点——艺术应当颂扬身体和欲望的力量,而不能沉溺于美或精神的不可见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