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弹与江南社会研究丛书·个体与集体之间: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评弹事业》以建国初期至文革前的评弹事业为个案,考察新中国各级政府对于大众娱乐文化的管理与改造。本书聚焦于地方政府对于改造评弹这一江南地区广为流传的说书艺术的种种努力,及评弹艺人与国家政权之间的合作与摩擦。本书提出并解答了以下一系列关于五六十年代文化体制与文化市场的问题:共产党政权是如何改造及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文化的政治化是否导致文化市场的萎缩乃至最后完全消失的原因?在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下,政府是否成为中国文化事业的管理者、赞助人及评判者?文化市场在这种政治大气候下,是否仍然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并且是事实上的国家与艺人之间的协调者?诸如评弹之类的文艺作品是否成为纯粹的政治宣传品?即使是文艺政治化的前提下,文艺作品是否仍有其娱乐性与艺术性?总而言之,文艺作品的政治性与娱乐性是否互不相容?政府对于文艺作品的审查是否如一般认为的那么严格有效?
《评弹与江南社会研究丛书·个体与集体之间: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评弹事业》的主要观点是:解放后前二十年的各级政府,虽有一夜之间全面改造文艺的雄心壮志,但往往被人力与财力的不足所限制。政府对于艺人实际生活困难的忧虑往往迫使地方干部暂时放弃过于激进的文化政策。同时,相当大一部分评弹作品虽然含有很强的政治意义,但是仍在五六十年代因其高度的娱乐性而风靡一时。因此,政治宣传的功用性与文艺作品的娱乐性完全可以并行不悖。另外,评弹灵活多变,讲究即兴发挥的表演方式,更为政府部门审查监管带来很大难题。在评弹这一领域,对于作品及表演的控制与审查并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