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对这类现象进行全方位的探讨,深入发掘其背后的形成动因,全面展示其生成机制。我们认为,语言形式存在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形义错配虽然在句法结构上有悖常规,但它们通常并不妨碍语义的传达与理解,有时甚至可以更好地传情达意。可见,形义错配恰恰是满足语言表达需要的手段(之一)。形义错配现象之所以会出现,既是语义表达、信息传递的需要,同时也与句法、韵律(音系)结构密不可分。因此,形义错配表面上是句法一语义的错配,实则是信息结构与句法、韵律、语义互动的结果。由于句法、韵律、语义等各种因素错综交织、纷繁复杂,要真正揭示其内部的推导机制,从单一层面是不够的,必须综合多方面的因素,统筹兼顾,全面考察,如此,方能做出恰当的解释。
本书结合古今语料,在生成语法的框架内对现代汉语的伪定语现象进行了考察,发现各种形义错配的推导,都是由信息结构引发,同时受到句法及/或韵律、历史因素的影响所致。表面的形义错配,实际上是句法一语义一韵律协调的特殊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