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由主义 电子书下载 PDF下载

 超越自由主义
内容简介
任何一个自由、理性、稳定和健全的现代国家都离不开做好两件事:选举和治理。
  选举可以奠定政府和领导人的合法性基础。良好的治理除了可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降低执政成本,理顺官民关系,保证经济的发展之外,也是一个政府汲取合法性的重要来源。从超级大国美国到非洲的苏丹都为选举所困扰,也为治理伤脑筋。能相对解决好选举和治理问题的国家就会有相对的稳定与和谐;不能或者不愿意将真正的选举和有效的治理纳入执政机制的国家,很难有持续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迟早会碰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和无法克服的困难。
目录
再版前言
序一:对自由主义要全面认识和正确应对
序二:宪政社会主义是大势之所趋
导论:开创民主理论新路向
--终结话语中的超越与建构
一、威权主义制度神话的破灭
二、自由主义制度神话的终结
三、新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
第一编 六十年共和国的历史方位
第一章 国民不自由的历史文化根源
第一节 论题的背景:国学复兴与“文艺复兴”
第二节 传统政治文化批判
第三节 传统国民性批判
第四节 政治文化的冲突与转型
第二章 现实社会主义的误区与困境
第一节 是怎样的一种社会主义
第二节 处于怎样的历史阶段
第三节 是哪一种社会制度的严重危机
第四节 改革的成败最终取决于什么
第三章 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宪政”道路的成功与终结
第二节 新民本主义政治秩序的初步确立
第三节 “无产阶级大民主”试验的彻底失败
第四节、新民本主义政治秩序的重建、发展和完善
第五节、社会主义宪政目标的提出和展开
第六节、宪政改革的战略选择与战略步骤
第四章 政治滞胀背景中的现代化问题
第一节 中国现代化目标的确立与建构
第二节 关于政治滞胀理论的一般原理
第三节 关于高效能有限度的民主过渡理论
第四节 关于“亚洲价值观”和“亚洲式民主”
第五节 关于“一元民主论”与“北京共识”
第五章 历史转型何以可能
第一节 关于历史哲学的追问
第二节 关于社会规律
第三节 历史必然性的五大法则
第四节 关于历史合力
第五节 社会规律的层次性
第六章 制度创新何以可能
第一节 “主体决定论”与历史决定论
第二节 一元多维决定论与制度创新
第三节 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
第四节 思想解放与制度创新
第五节 制度创新的制约条件
第二编 人民民主何以可能
第一章 黑格尔:新国家理念中的自由与平等
第一节 善恶之辩:人性与国家性
第二节 壮丽的日出:市民社会与伦理国家
第三节 新国家的诞生:自由之翼与民主之翼
第四节 国家最高理念:自由抑或平等
第五节 新理念的实体化:颠覆抑或建设
第六节 三维一体:国家、社会与个人
第二章 卢梭:公意与人民主权
第一节 不能偏离的思想遗产:法治与分权
第二节 公意与人民主权
第三节 直接民主与法治
第四节 公民宗教与公共利益
第五节 关于卢梭人民民主理论的争论与问题
第三章 自由民主制:走向新宪政与新共和
第一节 从麦迪逊到达尔:将制约权力的革命进行到底
第二节 自由民主制的内在缺陷与理论困境
第三节 自由民主制的自我修正:新宪政主义与新共和主义
第四章 多元治理:基于公意与众意
第一节 “公意”的客观存在性
第二节 公意的形成
第三节 公意的促进与保障
第五章 宪政平衡:关于强制与自由
第一节 强制的必要性与合法性
第二节 关于“强迫自由”问题的争论
第三节 康德:关于自由、理性与启蒙
第四节 哈贝马斯:关于启蒙理性与公共领域
第六章 宪政运动:人民主权与人民精英
第一节 人民主权能否实现?
第二节 改革动力与政治发展的经纬线
第三节 时代先锋:人民精英
第七章 信仰之下:党权与治权
第一节 信仰与信仰理性
第二节 人的自由解放与信仰的迷途
第三节 科学的信仰理性及其根据
第四节 宗教信仰的历史性与现实性
第五节 伊朗“宗教民主制”的启发性
第六节 党政关系的认识误区与实践困境
第七节 当代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政治功能
第八节 从民主集中制到科学民主制
第八章 新展望:走向宪政社会主义
第一节 宪政制度化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复合民主论:对自由民主论的超越
第三节 创制是人民的权利
第四节 只有宪政才能发展社会主义
第三编 现实语境中的思想交锋
第一章 思想言说的现实语境
第一节 关于“意识形态”及其思想斗争
第二节 变革、动荡、重组与转型的时代
第三节 三十年来的“主义”之争
第四节 新社会主义学理的总体性理论建构
第二章 信仰价值系统需要新构建
第一节 关于共产主义理想
第二节 关于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
第三节 关于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
第四节 关于批判的意识形态与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第三章 改革理论需要新突破
第一节 关于宪政社会主义的争论
第二节 关于共产党的领导及其合法性基础
第三节 关于国有企业改制
第四节 关于民主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可行性战略
第五节 理论创新是新改革实践的先导
后记
Copyright © 2024 by topbest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278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