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利、欲、解脱为古代印度所谓“四要”,即作为价值观念的重要基础,印度教为“再生者”所设的四种人生目标。梵本《利论》是目前仅存的讨论“利”这一要素的论著。该书在古代印度影响巨大,直至中古时期,仍未许多作家所提及。然而完整的梵本久已失佚,直到1905年才在南印度迈索尔地区发现它的贝叶本及译不完全的注释本,并在1909年第一次将其公诸于世。此后规模不等的残本迭有发现。《利论》的重新发现和出版是世界印度学界的一件大事,相关研究亦成显学。
该书除全面系统阐述古代印度的国家政治和统治方策以外,还广泛论及经济、民法、刑法、外交、战争等不同门类的问题,堪称古代印度生活的百科全书。由于古代印度真正意义的史书基本阙如,他也为了解乃至重建公元4世纪前后的印度历史提供了无可替代的第一手材料。韦伯在其著名演讲《以政治为业》中特别引用和讨论了称憍底利耶的《利论》,认为它体现出真正激进的“马基雅维里主义”,与《利论》相比,“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反而显得无害”。阿玛蒂亚森在《惯于争鸣的印度人》中也数次谈到该书,认为作者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经济学家,称作者为印度古代思想巨子,而《利论》是一部“关于政治经济学和统治之术的经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