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为出生在绍兴的破落户子弟,少年时代饱尝了生活的艰辛。 祖父犯案入狱,父亲病故,家境败落,备受歧视,艰难的生活在他少年时代的心灵上留下了多重创伤。这样一位破落户子弟,能够成为s界级文化巨人,关键在于他离开了绍兴,生活、成长在南京、东京、 仙台、北京、上海等城市之中。
对于鲁迅来说,“幼者本位”是根本性、原理性、结构性的观念, 与“立人”“中间物”“进化论”“革命”等重要命题直接相关,深刻地影响着其各类话语活动。 1918 年开始“呐喊”的鲁迅,经过 1922 年《端午节》的叹息、呻 吟,1926 年陷于“彷徨”。不过,这一过程并非悲剧性的。鲁迅在此过程中重建了价值观,重获了主体性。
当具有投枪、匕首功能的杂文被界定为“文学”的时候,文学干预社会的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文学的功利性与艺术性达到了最大限度的统一。在此意义上,成为杂文作者,是怀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文学家鲁迅的最佳生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