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必读经典·史记二十四史三国志资治通鉴·双色竖版线装(4函16册)原文+注释+白话文解说 电子书下载 PDF下载

中国历史必读经典·史记二十四史三国志资治通鉴·双色竖版线装(4函16册)原文+注释+白话文解说
内容简介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为北宋司马光主编。司马光(公元1019-公元1086年),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涑水人,世称涑水先生。自少聪颖,博学多才,宝元年间举进士,历任大理评事等职,后任并州通判。嘉祐年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英宗时官至龙图阁大学士。神宗时升任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熙宁时,反对王安石变法,为守旧派首领。哲宗时任相位,主持国政,尽罢新法。司马光看到历代史书烦琐庞杂,皇帝不能遍览,曾仿《春秋左传》体裁,以年为纲,将战国至秦二世的历史编成八卷,定名《通志》,进呈英宗。这就是《资治通鉴》的前身。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奉命自选官署,置局编纂,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完成此书,共历时十九年。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御赐书名为“资治通鉴”。
  
  《二十四史》:
  21世纪是世界大变革、大转折、大发展的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伟大的复兴需要伟大的文化。作为中华儿女,中华文化是我们共同的骄傲,共同的身份,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迹”。我们都是中华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有义务、有责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使烛照中华数千年的人文之光薪火相传、熠熠生辉,成为中华民族在新世纪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保存我国优秀古代典籍,培育中华文化的传人,使中华文明薪火代代相传,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二十四史”具体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公元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本次出版的“二十四史”共分四册,囊括了“二十四史”“本纪”“列传”志“世家”等内容,保证了二十四史的全貌,选取的篇章都是脍炙人口、流传久远的佳作名篇。在这里,几千年中撼人肺腑的征战变故、传奇人物、天文历法等都将一览无余,它留给人们的是历史阅读的快感,启迪与借鉴的双赢。
  
  《史记》:
  公元前91年,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太史公司马迁。这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在这部被梁启超赞为“千古之绝作”、被鲁迅誉为“千古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中,记载了中国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这部书就是流芳百世的《史记》。
  《史记》的诞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这部纵横古今数千年的巨著,就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具体发展而言,贡献巨大。郑樵称:“六经之后,唯有此作”。赵翼说:“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史记》共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大部分,加上最后的“太史公自序”共一百三十篇。其中“本纪”十二篇,说的是天下统治者的事迹,“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表”十篇,是以表格的形式排列整理历史事件次序和历史动态的;“书”八篇,内容是历史典章制度;“世家”三十篇,主要描述历史影响深远的家系或贵族事迹;“列传”七十篇,展现的是历史上各类风流人物的历史表现与社会的种种状况。
  
  《三国志》:
  《三国志》记述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属于纪传体的史书。西晋陈寿撰写,南朝宋裴松之作注。全书含《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在古代纪传体正史中,《三国志》位列中国古代“二十四史”的第四位,与《史记》《汉书》和《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
  陈寿(亦作长寿,公元233-297年),字承祚。蜀国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仕蜀时为散骑黄门侍郎,入晋后曾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晋灭吴后,陈寿著《三国志》。但《三国志》的成书年代不能确定。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陈寿正是以此三部书为依据撰写了《三国志:》中的《魏书》和《吴书》。蜀国无史,由其自采资料而编写。
  《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魏志列在全书之首,称曹操、曹丕、曹睿为帝。吴、蜀君主即位,都记载魏的年号,以明正朔所在。东吴只有孙权称主,孙亮等都称名。这是因为晋朝受禅于魏,承魏而得天下,晋的史家尊重本朝的合法性,就必须以魏为正统。所以《三国志》只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口零王传》,均只有传,而没有本纪。
Copyright © 2024 by topbest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278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