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化的结构。文章突破了传统小说的结构,没有按照开端、经过、高潮、结局来安排情节。小说的前两章描写了呼兰河人的寂寞和一成不变的生活:小城市横竖那么几条街,一个长年阻碍人们出行的泥坑反倒成了小城人的日常乐趣;另小城人开心的便是每年固定时间的戏台表演和祭祀仪式。而后几章的主人公换了“我”、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每一部分都可独立成文,更像是几个在呼兰河的背景之下发生的故事的组合。这些都接近于散文的结构。就像茅盾在序中写的:“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是萧红的长篇小说,1940年写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的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扭曲人性的社会现实的否定。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唯美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