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时,你在做些什么?为年轻的梦想而努力,还是已经脚踏实地为人生打拼?
你有没有想过,20岁对未来到底有什么影响?
日本首席人生设计师土井英司为你一语道破:20岁可以决定你未来收入的90%!只有在年轻时把应做的工作做好、做对、做透,未来才能顺风顺水。
你可能会说:我已经过了20岁,难道要重新活一遍吗?
人生不能重来,但20岁之后,还有30岁、35岁……只要你有心,把握“黄金时间”都还来得及!
本书分为“23岁前”、“开始工作~25岁”、“26~28岁”、“29~30岁”、“31~35岁”几大部分,无论你处在哪个年龄,都能轻松了解自己应该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查看全部>>
目录
第一章 30岁前结束“职场准备”
Q: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在哪里?
A:确保“自己所处的位置”,成功垂手可得。
职业生涯,笑到最后者胜
“职场准备的8年+a”路线图
“40岁当中层”,40岁以后有担忧
成为一个有甜、有苦又有酸的人
稻秸富翁之所以成功,在于他不丢掉手中的稻草
做好“那个年龄段才能做得到的事”
对职业进行思考的图书简介?
第二章 23岁前,获得高度的好评进入公司
Q: 如果有人对你说“给我钓很多鱼回来”,“大池塘”和“小池塘”,你选哪一个?
A: 不是“越大就越让人放心”。这一点,公司也一样。
在大企业混得好的人的“五项素质”
在濒临倒闭的公司学习智慧
有能力的女性,到中小企业去谋求发展
招聘考试的评价决定部门的配属
如果问你“有什么问题吗”,这是你展示应变能力的好机会
自我介绍要考虑“4个P”
求职愿望和动机,如果能够说出“3个为什么”,工作基本就定了
该展示自己的哪些东西?
事先了解“公司的需求”
企业真正想知道的是家庭构成、父母的职业
描绘有可能转化为财富的“彩色梦想”
增强商业基本实力的图书简介?
第三章 进入公司到25岁,竭尽全力,为公司效劳
Q: 当上司对你说“今天之内,把坏了的电话修好”,你会怎么办?
A: 人的创造性其实差别真的很小,要模仿着去学。
前三年,抛开自我
从细节可以看出一个人
工资低点儿、跑跑腿儿,也不吃亏
成为能让上司在你身上下赌注的新人
如果对配属不满意,回想一下“师徒制度”
比起判断力,更要培养洞察力
工作的本质在于琐事
空闲是变优秀的好机会
技术革新只不过是“踮起脚站立”
介绍成功法则的图书简介?
第四章 26~28岁,打造自己的No.1
Q:灰姑娘真是个单纯的女孩儿吗?
A:“能秀出单纯”这一策略比单纯更易获胜。
做小徒弟是有年限的
写出自己“花过时间和金钱的东西”
“不认同的能力”是一个人的才能
“擅长的领域”只来自于个性
滚独一无二的“湿雪球”
选工作时,与“想做的事情”相比,更要注重“想要的结果”
工作和自己的才能是否相称?
凭借你的力量让上司胜
不断“实验”,直到发现鱼群为止
“大家都觉得办不到的,不愿做的事情”,你可以做做看
掌握一定能出成果的模式
拾起“没有用途的东西”
打出超越“公司招牌”的业界本垒打
追求目标永不止步
发现自己的No.1的图书简介?
第五章 29~30岁,试着走出公司
Q:大陆、岛屿、桥,你买哪一个?
A:选取“能看清未来的位置”。
要有“公司内部交涉力”,以获得自由
通过跳槽确立“好评和信赖”
29岁时的跳槽是一次让自己发光的“舞台选择”
怎样活用猎头和社交网络
“提高年薪的跳槽”有三种模式
想一个比公司招牌效果更好的“自己的招牌口号”
在公司里主动承担“新工作”也是一个方法
定位在发生地壳变动的地方
“公司的评价”和“市场价值”是否有偏差?
要做到对数字敏感
成为业界人士之间沟通的桥梁
让你明白什么是好公司的图书简介?
第六章 31~35岁,管理好组织
Q:开车时,路中间横着一块瓦楞纸板,你怎么办?
A:不仅要考虑自己,更要考虑整体的成本和回报。
31岁的必修科目是“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人脉力”
高管之所以薪水高,不是因为干双倍的活
指明未来的方向是领导的工作
掌管的组织的大小决定商业规模
抛开个人的“能干”的标准
以“损益表”的标准来重视人
有的人脉会为你带来成果
31岁是“清洁感”的拐点
讲话要有逻辑,也要有热情
有关管理和建立人脉的图书简介?
后记